阅读历史 |

第三十三章水落石出(2 / 2)

加入书签

价格最低,但低得确实是太离谱,现在看来我们确实是有些不敢用。只是,只是这‘德胜行’的东家,是高大人您的家里人,这明放着您家里人的蚕丝不用,楞要推出去交给别的人家去做,我们于心不忍,也怕您对卑职们有想法啊!”白大人想着掖着藏着这其中的关系,不如直接爽快捅破这层窗户纸,看你高大人还是如何态度。

“各位大人,我高晋今年已经62岁了,为官数十载,我自认为从来都是公私分明的,还从来没有做过对朝廷、对皇上过格的事情,那些徇私枉法、大逆不道的事情,更是从来和我高晋一点也沾不上边儿!既然大家说得这么明白,我也没有再去争辩的道理。我听大家的意见,只要最终把这事情办得圆满,什么结果我都认。”高大人很是激动地说,确实,他一辈子也一直是个为官清廉,两袖清风的人。

“那我看,既然这价格低得离谱的商家不用,那出价的最高家自然也是不能用,这中间的‘广客隆’这一家报得也是最为合理,就他家吧,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刘大人抛砖引玉地提出了他的想法。

“我看行。”白大人连忙接着刘大人的话茬说。

谭公公刚开始在大家对‘德胜行’高家报价过低有想法的时候,他还存有一丝侥幸心理,他认为他有机会为梓传可以再争取一下。但后来,高大人和刘、白二位之间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像当他没有存在一样,根本没有,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自己只能是左瞅瞅,右看看,当一个看客。他内心是非常的气恼的,这明显是没把他当回事,说白了,因为他只是个太监,这些大人们压根儿就没把他当人看过。他想好了,他回了京城,一定找个合适的机会,好好在皇上面前打一个小报告,高大人这里他不敢说什么,但对于刘、白二人,在皇上面前他还是敢有些作为的。

可他把话听到后来,刘大人忽然间搬出了恭亲王,他知道他不能再轻举妄动了。他即使再搬弄出点什么是非出来,看来也是于事无补了,很有可能还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毕竟,在这当场,刘、白二位一直在为周家说话,自己势单力薄,说起话来,也是受两面夹击,抵抗不过的。还有那令他最可怕的恭亲王,哪是他一个个小

小的太监能惹得起的?这要是让恭亲王知道自己在外面借着钦差的身份,狐假虎威,替商家说话,一旦他回到京城里,恭亲王不扒了他的皮儿才怪呢!

但是谭公公还是有些不甘心,这出了织造衙门的大门如何与梓传交待啊?自己收了梓传的银两不说,还收了梓传的小女儿绎如作了干闺女,这干吃饭不出力的名声,怎么着也是不好听的,也会被梓传瞧不起的,梓传朝他要不要回那五千两银子暂且不说,恐怕他要领干闺女绎如回京城,在恭监胡同住上一阵子的想法是要破灭的。再有,就是回到了京城,又如何向庆贵妃交待呢?自己出宫之前,是答应了庆贵妃要给“兴昌隆”力争这个头筹的,难道,自己就这么灰头土脸的回去向庆贵妃交差?这以后不更不受主子待见了吗?

想到此处,谭公公又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大人,我看用不用再问一下‘兴昌隆’杨家能不能再把价格降下来,毕竟他家和‘广客隆’周家的价格差得并不多!”

“谭公公,我看就不必了吧,那样我们就违背了最初定的原则了。这要是一家家儿地再都问起来,惹来的是非可会不少啊!”白大人说。

“那不对啊,刚才把报价最低的‘德胜行’排除出去,也是违背了我们最初定下的原则啊?怎么着,到了此时,就说惹来是非来了呢?”谭公公在努力地争辩着。

“谭公公,‘德胜行’的事情实属特殊,刚才已经都说明过了,我也不再和你浪费口舌在这里和你解释了,我们也就不要在这上面纠缠了!我也是同意白大人的意见,你也就不要在节外生枝了!‘广客隆’的价格实在算得上是合理公道的话,我们就定‘广客隆’的吧,这最后面的这句话不是我刘某人说的,这个也是五爷在信里交待我给各位说的。不信,咱两个回京城后,你可以当面去问五爷。”刘大人非常高傲地说道。

谭公公听完后,马上向霜打了的茄子一般,蔫头耷了脑,无力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要怪,只能怪自己没用,自己是人家五爷家的奴才,虽然自己也是庆贵妃的奴才,可恭亲王五爷的份量比庆贵妃的还是要大上很多倍的!乾隆爷的嫔妃有的是,数不胜数,可胞弟恭亲王五爷,在皇上看来,大清国里却只有这么一个!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