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死的杨廷和(2 / 2)
第1次爆发疫情的时候,有官府牵头加上合理的政策,大家心往一处使,做起事来肯定事半功倍。
可是一个地方经疫情蹂躏了一次,老百姓都充满了绝望,现在疫情又二次爆发,老百姓就会认为本次疫情不可能被压住,大家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逃难。
如果只单单是难民的逃亡也就罢了,往往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人心丧乱!!
人心啊,是世上最可怕的东西。一旦形成了人心丧乱,如果一个人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很难再把人心重新聚拢起来。到那时候1000个人就有1000个想法,每一个人都想着只为自己活命,而作为赈灾的主官员,他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杨廷和虽然作为钦差大臣身份职位是足够的高,可是他刚刚到南阳府,就把南阳府的地方官给得罪了,这次赈灾一切都得靠他自己,南阳府地方很难给他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一个钦差大臣离开了地方的帮助,那就是无根的浮萍。
再加上他刚到南阳城,就被路遥和沐春风联手下了面子,到了地方也没有人服他。
在这种情况下,杨廷和如果足够聪明,政治经验足够老道,就应该死死的坐镇南阳府,到时候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命令路遥和沐春风这两个刺头去赈灾。
这一双小鞋扔下来,路遥和沐春风只能咬着牙穿上。到时候赈灾好了,是他钦差大臣指挥有功,如果正在出现失误了,还有两个马前卒随时可以杀了祭旗!
可是杨廷河到南阳府一看,南阳府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根本就没有那么严重的灾情。
在他看来就算是有灾情,这次的疫病也是很容易控制的,他去他也行,甚至能干的比路遥他们更好。可是他老小子根本就不明白一件事儿,并不是官儿越大能力就越大,从来都是官越大责任越大。
所以杨廷和这次是自己把自己装兜里了。
腊月二十六等杨廷和带着人刚刚一出发,南阳府的主事官员联名向朝廷上了奏本。奏本的大致意思就是钦差大臣决定亲自到邓县去赈灾,一众南阳官员苦劝无果,但是还是愿意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希望钦差大臣能够马到成功,旗开得胜。
奏本上还同时讲述了南阳府本次赈灾的经过与结果,告诉弘治皇帝,本次赈灾南阳府大部分已经圆满完成,只要钦差大臣去邓县不作死,按照南阳本地的赈灾模式,一定能够万无一失。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南阳府决定派出独山千户所,对邓县进行戒严,以免疫情大规模扩散。
这封奏本得到了南阳府全体官员的联名上书,一式两份,一份由南阳驿站以600里加急向京城送达,另一份通过路遥这边的秘密途径,由李尚仪通过皇宫暗卫直接交到皇帝手中。
同时路遥又通过李尚仪给弘治皇帝去了一封信,信的大致意思就是说通过自己的观察,觉得杨廷和此人工作能力一般,路遥担心他不能完成赈灾工作,要是现在南阳府做一些准备,一旦邓县疫情大规模爆发,希望自己能直接接手。
路遥有七八成的把握,觉得杨廷和到了邓县一定会玩砸。到那时候搞死一个杨廷和是小事儿,邓县的十几万百姓才是大事儿。路遥可不会为了搞死一个杨廷和致十几万百姓的生死而不顾。
如此一来,杨廷和与路遥在弘治皇帝面前的地位,可以说是高下立判。路遥几乎已经能够肯定,只要弘治皇帝和太子掌权一天,杨廷和就不能蹦哒。
其实路遥也想试试,没有了杨廷和的撺掇蹦哒,他们还会不会污了正德皇帝的名声,最后拥立兴献王世子登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