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德·月光与辣椒的婚礼(2 / 2)
\"知道吗?\"安娜突然说,\"我爸爸今早问我,如果重新选择...\"
\"你会直接点特辣酸辣粉?\"我抢答。
她大笑着捶我肩膀:\"我会在火车站就吻你。\"
月光照亮她沾着糯米粒的唇角,我忽然想起那个雪夜她鼻尖上的雪花。现在那里贴着湘西特色的金箔花钿,在月光下像一粒坠落的星辰。
祠堂里传来碗碟碰撞的声响,德国香肠与湘西腊肉的香气在夜空中交织。安娜靠在我肩上昏昏欲睡,银饰的冰凉透过衬衫传来。我轻轻抚摸她礼服上交织的纹样,两种截然不同的图案此刻完美贴合,就像山坡上意外共生的一株野花与一棵异国乔木。
婚礼的喧嚣渐渐散去,但生活的浪漫才刚刚开始。欢喜和安娜的蜜月计划,成了一场意料之外的冒险——他们决定自驾游,从湘西出发,一路向西,穿越贵州、云南,最终抵达西藏。
安娜坚持要开她那辆改装过的越野车,车顶绑着帐篷和炊具,后备箱塞满了德国香肠、湖南腊肉和一瓶瓶自酿的米酒。欢喜则负责导航,但两人对“最佳路线”的理解截然不同。
安娜的德国式严谨?:她提前下载了离线地图,规划了精确到分钟的行程表,甚至标注了每个休息站的厕所评分。
欢喜的湖南式随性?:“前面有个寨子,听说酸汤鱼特别好吃,我们绕过去尝尝?”
结果?:原定8小时的车程,开了12小时还没到,因为沿途每遇到一个集市,欢喜都想停车逛逛,而安娜则对每一个“未在计划内”的停留表示抗议。
最终,两人达成协议——白天按安娜的计划走,晚上按欢喜的直觉找住处。
在贵州的一个侗族村寨,他们借宿在一户人家里。女主人热情地端上酸汤鱼,安娜用刚学的蹩脚汉语夸赞:“好吃!比德国酸菜还好!”
女主人笑着点头,然后说了一长串侗语。安娜茫然地看向欢喜,欢喜挠挠头:“呃……她好像问你要不要加辣椒?”
结果,女主人其实是问:“你们要不要留下来参加明早的‘长桌宴’?”
语言不通,但笑容相通。那晚,安娜和欢喜坐在火塘边,跟着侗族姑娘学唱山歌,欢喜的跑调让全屋人笑成一团。
到了云南,安娜兴奋地拉着欢喜去喝小粒咖啡:“这可是世界级的!”欢喜喝了一口,皱眉:“苦的?不如我们湖南的擂茶。”
安娜不服:“咖啡是品味,是文化!”
欢喜反击:“擂茶还能泡姜糖呢,实用!”
最后,两人在丽江古城里找到一家“中西合璧”的茶馆,老板是个混血,店里既卖手冲咖啡,也卖普洱茶。安娜点了一杯“云南玫瑰拿铁”,欢喜要了“姜糖普洱”,两人交换着喝,意外地发现——?原来苦与甜,本就可以共存?。
进藏前,安娜自信满满:“我可是爬过阿尔卑斯山的,海拔3000米不算什么!”结果刚到拉萨,她就头晕目眩,抱着氧气瓶不撒手。欢喜倒是没事,甚至还能在高原上小跑,气得安娜用德语嘟囔:“这不公平……”
但在布达拉宫前,当阳光洒在金顶上,安娜突然安静下来。她靠在欢喜肩上,轻声说:“我现在懂了,为什么你说‘有些地方,不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心感受的’。”
欢喜笑了:“那你要不要试试酥油茶?比咖啡管用。”
安娜犹豫了一下,喝了一口,皱眉:“咸的?!”但还是喝完了整杯。
回程的飞机上,安娜翻着手机里的照片,忽然说:“我们下次去哪儿?我想去你的大学看看,还有你小时候爬过的那棵老槐树。”
欢喜握住她的手:“好啊,不过下次行程表得我来做。”
安娜挑眉:“你确定不会又带我去吃十家路边摊?”
欢喜大笑:“那得看路边摊的评分高不高!”
飞机穿过云层,舷窗外阳光灿烂。安娜的薰衣草香和欢喜身上的辣椒味,在狭小的机舱里奇妙地融合。
原来,最好的爱情,就是让彼此的“不同”,成为生命里最温暖的“相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