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女博·六(2 / 2)
\"我们就是来支持你的,\"我轻声说,\"不用担心家里的事。\"
书瑶抬头看我,月光下她的眼角有泪光闪烁:\"谢谢你,欢喜。没有你和欢林,我走不到今天。\"
第二天一早,书瑶匆匆吃完早餐就赶往实验室。我和欢林按照计划探索洛桑。第一站是奥林匹克博物馆——欢林最近迷上了各种运动。
\"爸爸,那是什么?\"他指着入口处的火炬雕塑。
\"奥运火炬,\"我蹲下来解释,\"运动员们用它传递火焰,象征和平与友谊。\"
博物馆里,欢林对各种互动展品兴奋不已,尤其是可以模拟滑雪和赛跑的游戏。看着他欢快的身影,我忍不住拍下视频发给书瑶:\"你的小运动员玩疯了。\"
中午,我们在湖边餐厅吃饭。欢林对菜单上的奶酪火锅产生了浓厚兴趣。
\"和妈妈做的不一样,\"他观察着邻桌的餐点,\"他们用叉子叉面包蘸!\"
\"要试试吗?\"我问。
他用力点头。当冒着热气的奶酪锅端上桌时,欢林学着大人的样子用长叉叉起面包块,小心翼翼地蘸入融化的奶酪中。
\"好吃吗?\"我问。
他皱着小脸把面包吐出来:\"臭臭的!\"
我大笑,赶紧给他点了份儿童餐。午饭后,欢林开始犯困,趴在我肩上迷迷糊糊地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我看了看表:\"还有两个小时。我们先回公寓睡个午觉好吗?\"
他点点头,很快就在我怀里睡着了。我慢慢走回公寓,轻轻把他放在床上,然后开始整理行李。
下午三点整,门铃响了。欢林像装了弹簧一样从床上弹起来:\"妈妈!\"
书瑶果然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文件袋。欢林扑进她怀里,她弯腰抱起儿子,脸上是掩不住的疲惫与喜悦。
\"实验顺利吗?\"我问。
\"比预期的好,\"她眼睛发亮,\"导师说这个结果足以发Nature了。\"
虽然不懂具体含义,但我知道那一定是顶尖的科学期刊。\"太厉害了!\"我接过她的包,\"晚上想吃什么?我来做。\"
\"不用,\"她神秘地笑笑,\"我订了餐厅。实验室的同事们想见见你们。\"
我顿时紧张起来:\"都是科学家?\"
\"别担心,\"她捏捏我的手,\"他们都很友善。而且...我想让他们见见我常挂在嘴边的天才丈夫。\"
餐厅在湖边一栋古老建筑里,装修典雅。书瑶的同事们已经到齐了——五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员,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和欢林。
\"这就是传说中的理发师丈夫?\"一位金发女士笑着问。
\"是的,\"书瑶骄傲地介绍,\"这是欢喜,我们的技术顾问。这是欢林,我的小狮子。\"
欢林害羞地躲在我腿后,但很快就被科学家们用巧克力收买了。晚餐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大家用英语交流,书瑶时不时为我翻译。
\"所以,\"一位德国口音浓重的教授问我,\"听说你发现了林博士实验设计的关键问题?\"
我有些窘迫:\"只是凑巧...\"
\"他有一种直觉,\"书瑶替我解释,\"能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
\"跨学科思维确实宝贵,\"教授点头,\"科学有时需要跳出框架思考。\"
欢林很快和实验室唯一的中国博士后王姐成了朋友——她口袋里总有糖果。当欢林困得开始揉眼睛时,书瑶提议结束晚宴。
回程的出租车上,欢林趴在书瑶怀里睡着了。
\"你的同事们很友善,\"我小声说,\"比我想象中轻松。\"
书瑶微笑:\"他们都很欣赏你。安德烈教授说你有'工匠的智慧'。\"
\"那是什么?\"
\"经验积累的直觉判断,\"她解释,\"是很多科学家缺乏的能力。\"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逐渐适应了瑞士的生活节奏。书瑶工作依然忙碌,但每天都会准时回家吃晚饭;我则负责带欢林探索洛桑的每个角落——湖边公园、古老教堂、巧克力工厂...
周末,书瑶兑现承诺,带我们去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小镇听真正的牛铃声。欢林穿着小小的登山靴,兴奋地追着牛群跑,书瑶则忙着拍照。
\"妈妈,看!\"欢林指着一头棕色奶牛,\"它的铃铛声音不一样!\"
书瑶蹲下来解释:\"因为每头牛的铃铛音高不同,牧民能靠声音分辨自己的牛。\"
\"就像爸爸能听出发型好不好看?\"欢林天真地问。
我和书瑶都笑了。\"差不多,\"她亲了亲儿子的小脸,\"都是专业训练出来的敏感。\"
回程的火车上,欢林靠在我怀里睡着了,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小牛铃。书瑶靠在我肩上,望着窗外掠过的风景。
\"在想什么?\"我问。
\"想家,\"她轻声说,\"想武汉的热干面,想理发店的顾客们,想...我们平凡的生活。\"
我握紧她的手:\"很快就会回去的。\"
她转头看我:\"但如果...如果实验室希望我留下来继续这个项目呢?\"
我愣住了:\"多久?\"
\"可能...一两年。\"她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火车规律的咔嗒声突然变得刺耳。我看着怀里熟睡的欢林,思考着这个可能性。
\"你的想法是?\"我最终问。
\"我不知道,\"她苦恼地说,\"这是难得的机会,但我不想再和家人分开...\"
我深吸一口气:\"如果你需要留下,我们就留下。\"
她惊讶地抬头:\"你的理发店怎么办?欢林的教育...\"
\"店可以交给阿明打理,\"我早已想过这些问题,\"欢林还小,在哪里上学都一样。重要的是我们在一起。\"
书瑶的眼眶红了:\"你确定吗?\"
\"确定,\"我吻了吻她的额头,\"你的梦想就是我们的梦想。\"
她紧紧抱住我,泪水打湿了我的衬衫:\"谢谢...谢谢...\"
一个月后,我们做出了决定:书瑶接受实验室的延长邀请,我和欢林也留在瑞士。我在洛桑华人区找到了一家愿意雇兼职理发师的沙龙,欢林则入读了当地幼儿园。
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每天早晨,我送欢林去幼儿园后,就去沙龙工作几小时;下午接欢林回家,准备晚餐等书瑶回来。周末,我们探索瑞士的每个角落,从雪山到湖泊,从古老城堡到现代博物馆。
书瑶的项目进展顺利,论文被《自然》杂志接收的那天,实验室开了香槟庆祝。晚上回家,她兴奋地向我们展示期刊邮件。
\"这意味着什么?\"欢林好奇地问。
\"意味着妈妈的研究帮助了很多生病的人,\"书瑶温柔解释,\"就像超级英雄一样。\"
\"哇!\"欢林睁大眼睛,\"那爸爸也是超级英雄吗?\"
\"当然,\"书瑶笑着看我,\"他用剪刀拯救了很多糟糕的发型。\"
我假装抗议,心里却满是幸福。那天深夜,当欢林熟睡后,书瑶和我坐在阳台上,分享一瓶香槟。
\"敬我们,\"她举杯,\"敬这段意外的瑞士冒险。\"
\"敬你,\"我碰了碰她的杯子,\"敬你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研究。\"
月光下,她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明亮。我想起多年前她第一次走进我理发店的那个下午,想起我们跨越的种种障碍,想起这个看似不可能的爱的故事。
98.7%的匹配度,我默默想着,也许当初还是低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