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烤鸭·十(2 / 2)
裂纹像一道闪电,从锅底蜿蜒而上,停在了\"淮南张记\"的\"记\"字上。老马的手指微微发抖,却只是轻轻抚过那道裂痕,低声说了句:\"该来的总会来。\"
小鹿举着手机,兴奋得语无伦次:\"师傅!国宴六十周年!他们想请您去还原一道失传的'陈皮鸭'!\"
老马没说话,转身从柜子最底层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皮上烫金的\"国宴·1977\"已经褪色。他翻开其中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配料和火候,字迹苍劲有力,却有几处被水渍晕开,像是滴落的泪痕。
\"欢子,\"他突然叫我,\"明天去趟药材市场,买一斤三十年以上的陈皮。\"
我愣住了:\"师傅,现在市面上哪还有真货?\"
老马冷笑一声,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递给我:\"去我老宅,床底下有个樟木箱子。\"
小鹿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师傅,您是不是藏了什么传家宝?\"
老马没回答,只是盯着那道裂纹,喃喃自语:\"锅裂了,人该醒了。\"
第二天,我按地址找到老马的老宅——一栋藏在胡同深处的四合院,门口的石狮子缺了半只耳朵。床底下的樟木箱落满灰尘,打开时,一股陈旧的药香扑面而来。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几十包药材,每包都贴着泛黄的标签,最早的一张写着\"1965年·张氏珍藏\"。
最底下,压着一封没有拆开的信,信封上印着国宴筹备组的公章,邮戳日期是二十年前。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把信带回了店里。老马正在熬汤,见我回来,头也不抬:\"陈皮呢?\"
我把箱子推过去,顺手掏出那封信:\"师傅,这个……\"
老马的手顿住了。汤勺\"当啷\"一声掉进锅里,滚烫的汤汁溅在他手背上,他却像感觉不到疼。
小鹿机灵地关上了店门,挂上\"暂停营业\"的牌子。
沉默了很久,老马终于撕开信封。里面只有一张照片——1977年国宴后厨的合影。年轻的老马站在角落,身旁是个笑容温和的老人,手里正捧着那个紫砂汤锅。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张氏一脉,陈皮鸭绝,望有后人续之。\"
老马的肩膀突然垮了下来。他慢慢蹲下,手指死死攥着照片,喉咙里滚出一声压抑多年的呜咽。
门外突然传来敲门声。
\"马师傅!\"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站在门口,恭敬地递上一张烫金请柬,\"国宴组委会派我来接您。\"
老马抹了把脸,站起身时,又恢复了那副冷硬的表情:\"告诉你们领导,我要带两个徒弟。\"
男人面露难色:\"这不合规矩……\"
\"规矩?\"老马冷笑,突然抄起汤勺敲在裂开的紫砂锅上,发出清越的铮鸣,\"二十年前他们讲规矩了吗?\"
男人被震住了,赶紧掏出手机走到一旁低声通话。小鹿趁机凑过来,小声问:\"师傅,咱们真要去国宴啊?\"
老马没回答,只是从箱子里取出那包1965年的陈皮,撕开油纸。深褐色的陈皮已经干枯,却在接触空气的瞬间,散发出惊人的醇香。
\"欢子,\"他突然叫我,\"记住,做菜如做人——火候不到,别揭锅盖。\"
门外,男人挂断电话,满脸堆笑地转身:\"马师傅,领导同意了!车就在外面……\"
老马把陈皮扔进汤锅,升腾的蒸汽里,紫砂锅的裂纹竟慢慢渗出金黄色的汤汁,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走吧。\"他拎起汤锅,头也不回地走向门外,\"该让有些人尝尝,什么叫真正的'规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