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打谷子(2 / 2)
干瘪的谷壳就被谷风机吹了出来。
掉落一地。
不过意一息的时间。
上百斤的谷子就被分离出来。
等着箩筐快满的时候张氏赶紧换下一个箩筐。
其他人则是负责把分离好的谷子全部收到司家学堂里面。
等着明天晒谷子 。
因为夏天的夜晚露水还是挺重的。
就怕把早上起来给打湿了。
很快天就黑了。
司老夫人当即给学堂点了十盏油灯。
大家伙都挑担子的挑担子,下料的下料,一边还得收拾被谷风机吹好的谷子。
就这样忙活到了大半夜。
大家才带着疲惫的身子各自挥舞。
第二天一大早。
村里人带着司家军的将士们又一起吹谷子,打谷子,晒谷子,每个人每天都忙得一身汗。
晒谷子
司九月每次看见晒谷子的耙子总会想起网上那张打高尔夫的梗。
每想起一次她都觉得好搞笑。
旁人在问她笑什么。
她只笑着说今年丰收了心里高兴。
其他人听着说完也都会跟着笑笑。
三天后谷子晒好了。
就等着用土垄把米给磨出来。
其实土垄磨出来的米是淡黄色的,算是糙米,穷苦人家是吃不起精细米的,大部分的买的糙米做成米糠团子,这种东西吃起来很拉嗓子。
难吃。
司九月只想得到最好的米。
于是她和老爹商量一番后带着大家一起先用土垄磨出糙米,再用古风扇吹一次,就可以把部分谷子壳吹走,这时就可以进行到最后一步。
舂米。
糙米放入石臼的孔中,用木杵捣米,利用木杵和石臼之间力的作用来去除这一层外皮,司九月便得到前世大家熟悉的大米。
舂米
但是这样效率很低。
陈庆之提出不如多做几个土垄,多磨几次,自然就能磨好米好,这样比磨一次后再舂米人力会花费得少些。
司九月想着觉得也是个道理。
于是她便让将士们做了二十个土垄。
做好后大家一起用土垄先给稻谷去壳,再用簸箕筛几次,继续把谷子翻入土垄中,再次去壳,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把稻谷全部搓成大米。
土垄搓好的米还是不能直接吃。
这时再用谷风车把大米和稻壳分开。
司九月看着自己做好的谷风车和其他将士做好的谷风车排上了大用场,她不得不赞叹古时候发明谷风车的人真是天才。
古风车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靠转动风车内的扇叶,产生恒定风力,把轻巧的稻谷壳从出风口吹出。
然后重一些的大米则是落入出米槽。
这样就成功的把大米和米糠分开。
米糠又可以用来喂猪,喂鸡鸭,一点儿也不浪费。
最后一称。
基本上每亩地收获了一千六百斤的大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