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不要再喜欢他了。(1 / 2)
顾怀宁捂着胸口,远远找了一个地方坐下。
半晌过去,脸色仍旧不太好。
池巧云在她身边,轻轻帮她顺气。
沈敛还停在之前的地方,并没有上前。远远瞧着已经看不清脸。
倒是景铭跟了过来,只是心情亦不平静。
他以前只知顾怀宁见到表兄会不适,未曾想竟已到这种地步。
若是这般程度,那还有必要再争取吗?
景铭满心复杂,确认她应当无碍后,才离开去找沈敛。
他今日出宫,便是找对方讨论顾怀宁的病情。
直到亲眼所见,他才觉得双方似乎是没可能了。
“再过几日我母妃生辰,父皇似有意让姨母进宫庆生。”
景铭换了话题,不再讨论之前之事。
沈敛神情淡了不少,眸光深处也含了些许郁色,俨然已经没心思再谈任何事。
景铭便没再开口,只稍稍行了片刻,便各自离开。
过了这么多天,顾怀宁发病时的状态一点都没有缓和。
沈敛询问林苏,对方沉默片刻,却觉得可以求神拜佛。
佛祖不会显灵治病,但在治愈人心这方面,可不好说。
听到这个意见,沈敛本能有些排斥。
他不愿去求神佛,也不希望顾怀宁变成一个虔心信仰神佛之人。
“除此以外,眼下暂且没有其他办法。”林苏道。
她总不能拿顾怀宁的身体开玩笑,一次又一次强行让对方接触沈敛去习惯。
好在他还能用‘林佑’的身份护她一段时间。
欲速则不达。
做人也不能太贪心。
她若是沈敛,眼下一定会更加谨慎藏好自己的身份,省得连这最后一个机会都失去。
顾怀宁同池巧云在外头半日,虽有小插曲,但好在没出什么大事。
临分别时,小姐妹才状似轻松道,“顾姐姐,我外祖父好像要准备给我议亲了。”
顾怀宁微微一愣,而后不禁有些感慨。
两人年岁本就相差不大,对方要议亲也正常。
只是在她看来,池巧云还是个没心没肺的小姑娘,不舍得对方那么快进到这一步。
只有真正成亲嫁过人,才知其中的差别和心酸。
况且,年初时对方似乎也流露了一丝对自家大哥的好感。
“可有满意的人选了?”顾怀宁问。
池巧云耸了耸肩,反正不是自己喜欢的人,是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外祖父在,对方定是个可靠的。
“届时确定了,我再来告诉顾姐姐你。”她笑得开心,不过只有她自己知道,心下某处堵着难言的惆怅。
晚间再去治疗时,顾怀宁发觉‘林佑’今晚离她们的距离比寻常都要远些。
他的存在感本来就弱,如今距离一远,更有种要融入夜色的沉寂感。
即便看不清对方表情,也能感受到对方身上那股子浓郁到化不开的沉重。
顾怀宁虽有些好奇,但没开口打听。
男女有别,陌生男子之事,她不该太过探听。
药浴时,林苏像是随口询问,“顾姑娘信神佛吗?”
若她相信,确实可以从这方面入手。
顾怀宁原想说不信。
前世为了怀上子嗣,她也不知道求了多少遍神佛。
爹娘哥哥们离世后,她也祈愿了无数遍。
若亲人们真的在天有灵,她也不会无孕而亡了。
可话才到嘴边,她又顿住。
若真没有神佛,自己又为何会重生呢。
又如何会离开镇国公府那个牢笼,好好地同家人在一起呢。
一想到这,她立刻满脸虔诚起来。
不仅虔诚,甚至还双手合十对着上方拜了一拜,无比坚定。
“信!当然信!”
林苏欲言又止,觉得小姑娘这反应看着就挺突然。
分明就是刚信上的。
但是,又不像在开玩笑。
不过不管如何,对方愿意信那便是好事。
以沈敛的本事,请个大师去慢慢开解顾怀宁应该不难。
对方此刻就守在院外,想来应该能听见她们的对话,不需要她再提醒。
两日后,顾怀宁在宫中见到了景铭。
对方是来告知她,德妃娘娘决定生辰之日出宫吃斋宴,圣上已经应允。
对方那般照顾自己,又特地前来通知,顾怀宁自然应下。
待生辰前一晚,小姑娘这才得知德妃也提前邀请了常氏。
可谓给足了重视。
这让顾怀宁不禁感激。
常氏也高兴,更加有意同德妃交好。
两母女早早到了大相国寺,只是才上香出了大殿,便见到了脸色不算太好的严氏。
两家如今是冤家路窄。
常氏脸上的笑容也是一淡,立刻想起了之前对方说过的那些扎人心窝的话。
“娘带你去转转。”她转头看向女儿,一眼都不愿多瞧对方。
严氏见状也是冷一哼,抬着下巴进了殿去。
顾怀宁不明所以,但也知母亲性情,便没再多问。
大相国寺很大,后山的风景也极佳。
两母女逛了一会,回来时参加寿宴的各家女眷们已经尽数到齐。
德妃生辰,自然不会只有寥寥几人。
严氏又是德妃亲姐姐,不少人围着她说好听话。
“前阵子听说,十一殿下同那顾五走得极近?”
“才被老晋王闹了那么一出,便又那么快转了目标接近其他人。那种姑娘,国公夫人自然是看不上眼的。”
“那顾家也是个不省事的,惯会攀附人。”
“也亏得老晋王那么一闹,不然大家都不知晓那顾五还有那种隐疾。”
谁家会愿意娶个病秧子啊!
严氏听了一堆编排顾家的话,心情才好了些,便又听见人问,“对了,今日世子怎么没来?”
有夫人瞧了瞧四周,见沈敛不在倒颇觉惊讶。
严氏原本好看了些的神色,因着这个问题一下子又沉了下去。
这还不是要怪那顾怀宁。
妹妹说那丫头不能见沈敛,便让他今日不用特地过来了。
严氏听完宫人说的话,气得差点变了脸色。
这叫什么话。
她儿子可是妹妹的亲外甥。
为了一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病秧子,胞妹竟然不允许外甥参加生辰宴。
这妹妹怕不是在宫里待疯了!
严氏一气之下原也不打算来了,但陈嬷嬷劝她以大局为重。
那可是德妃娘娘,是她的亲妹妹。
换个角度想想,若是她不来,不是更让顾家得意。
一想到这,哪怕严氏心里不高兴,也还是来了。
“他今日有事。”她不冷不热回答。
夫人们见她这般态度,便识趣道:“世子不来也好,刚刚在外头我瞧见了顾家的马车。若又被那顾五缠上,恐怕夫人也心烦。”
常氏转了一圈,一回来便听见这些不中听的话。
顾怀宁回头看了眼母亲,不禁有些心疼。
自己常在宫中是以消息闭塞,母亲在宫外定然听过不少这种话了。
是她这个做女儿的不孝,还要连累着母亲也跟着丢人。
是以她沉了沉眸,平静走上前去。
“夫人们怕是误会了。顾家虽不如镇国公府势大,但也只有我一个女儿。爹娘疼惜我,定是不会考虑房中已有旁人的人选。”
谁都知道沈敛年前带回了一个女子,还是他的救命恩人。
之前听着,也是要将人家纳为妾室的。
对于这件事,严氏一直没有否认过,还一度很是欢喜,众人便默认了。
如今听顾怀宁提及,便觉得有几分道理。
依着顾家宠女的程度,怎么会容许此事发生?
她们原先也只是奉承严氏,眼下听见小姑娘的说辞,更觉有礼。
这样一来,看向严氏的眼神,不禁就有些微妙了。
人家顾家分明没这个意思,怎么国公夫人你一直不解释呢?为什么一直听大家诋毁人家呢?
严氏气得很,可一时间又无法反驳有苦说不出。
当初她也是这么期盼的,可林苏住进王府这么久,两人一直没同房。
没同房哪来的孩子。
严氏只想要延续香火罢了。
谁成想这事居然成了顾怀宁撇清和数落儿子的借口。
哪怕小姑娘话里也没有鄙夷之意,但听到严氏耳中却觉得刺耳。
“林苏是我儿救命恩人,我儿将她带回京有什么错处!”
常氏也跟着嘲弄出声,“国公夫人为何如此着急,小女也不过说了句实话罢了,又无指责之意。您这般反应,倒像世子行事不端心虚了似的。”
沈敛是严氏的命门。
常氏这话一出,便是直接将怒火彻底点满。
“我看你们才是真的急了吧!我儿有妾室又如何,至少他身体康健,只要我愿意点头,多的是人家将女儿送进我镇国公府大门。”
“哪怕做妾,也大把有人点头。”
“而你们呢?身患隐疾不说,还不能生育子嗣!像你们家顾怀宁这种情况,哪家会要你们!”
严氏气得不行,之前针锋相对也只提‘身子不好’,如今是直接将不能生育一事也说出来了,完全没再顾及小姑娘后日的声名。
“你们怕不是打算先瞒着,等议亲之后,才告诉夫家这事吧!”
此言一出,全场皆是一惊。
若不能生育,那娶进门又有何用?
没有共同繁衍出的后代,两家联姻如何能巩固。
众人面面相觑,再看向顾家两母女时,已然有了嫌弃之色。
“你胡说八道什么!”常氏气得直抖。
争执到这方田地,严氏也不再客气,势要赢过对方。
“我哪里胡说了?你们家顾怀宁不能生育一事是德妃娘娘亲口告知于我的!你若不服,便去找德妃对峙!”
“像她这种情况,哪有人愿意娶她!”
若不是外甥被人家缠烦了,怎么会公开唤人家姐姐呢。
这分明就是撇清关系!
常氏气得当场要冲上去。
女儿这般被人羞辱,她还要什么风度!
一个母亲没能在女儿最需要的时候维护住她,日后她嫁人了,不是更要叫人欺负?
顾怀宁虽也生气,但好在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所以并不算太愤怒。
她连忙拉住了母亲,正要开口时,便听见一道男声响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