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6章 食邑放粮(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

晨雾还未散尽。

河东村的老村正,便步履蹒跚的走到了村口,向远处的土路方向张望。

那样子可说是望眼欲穿。

几个早起的村民,赶忙走过来劝道。

“村正,您老不用出来这么早。”

“从东乡到咱们河东,伯爷少说也得巳时才能到。”

“您老这么早出来干嘛。”

老村正叹了一口气,对乡民说道。

“唉。”

“伯爷要给咱们送粮,我不是心中高兴吗。”

“咱们河东村可早就没粮了,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靠着野菜树皮充饥。”

“村里的婆娘娃子饿的直哭。”

“总算是盼来了粮食。”

周围几个村民对望了一眼,小心的问村正。

“村正,伯爷给咱们送粮。”

“到底能给多少。”

“应该也不会太多吧。”

村正捋了一下胡子,悠悠的说道。

“你们放心,伯爷既然答应了给我们粮食。”

“那就必然会让我们熬到秋收。”

“否则我们都饿死了,伯爷这粮不就白给了吗。”

村民一听也是纷纷点头,确是这个道理。

昨日傍晚,一匹快马进到村中,告知河东村的村正。

说青原伯今日要来村中发放米粮。

让村正做好准备。

这个消息,可让河东村的村民们乐坏了。

河东村头些时日,被虎头岭的山匪抢光了粮食。

家家的米缸都见了底。

这些日子,河东村的村民都是寻些树皮野菜草根充饥。

说青原伯要给他们送粮食。

一开始,村民们还有些将信将疑。

只听说过征粮的勋贵,这发粮的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日上三竿。

村口,出门等待的村民也是越来越多。

这时候,一个身材矮小的老者,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从村中走了出来。

他们背上都背着柳条筐,头上带着斗笠,看样子是要进山。

有村民赶忙走过去说道。

“杨伯,今天伯爷要来村中发粮。”

“你这是去干嘛。”

那个叫杨伯的老汉,是村中有名的倔老头。

此时他面色清冷的对周围村民说道。

“我活了这么大岁数。”

“只听说过被田税逼死的泥腿子。”

“从没听说过,贵人还能给咱们食邑丁口发粮的。”

“我宁可信母猪能上树,都不信勋贵能发粮。”

“咱们投靠青原伯,能保得我们不被山匪欺负就算是烧高香了。”

“勋贵给我们泥腿子发粮?怎么可能?”

“算了,不跟你们说了。”

“我进山去挖些野菜还能填填肚子,总比你们傻站着等伯爷发粮强。”

说完便摇摇头,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向山中走去。

都是乡里乡亲的,村民们自然都熟知他的性格。

那是个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倔老头。

所以众人便不再劝了。

这杨伯一边走,一边对着身边的两个小子说道。

“你们两个给我记住了,这天底下最不可信的,就是那些官宦勋贵。”

“这青原县伯估计也是一样......。”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听到村口方向有人喊道。

“来了,来了,伯爷的队伍来送粮食啦。”

村口的众人连忙转头望去。

从土路的尽头,果然来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队伍。

前面是几十名骑兵开路,后面是七八辆马车。

而带队的,正是那位青原伯李原。

见到李原真的带着粮食来了。

河东村的老村正,激动的是浑身发抖。

他转过头对着身后众人喊道。

“伯爷给我们送粮了!咱们河东村有救了!”

村口的村民各个都是面带喜色。

随着车轮的吱嘎声。

运粮的车队走到了村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