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春天的风,春天的花,春天的张好古(2 / 2)
河滩边的芦苇丛中,野鸭们欢快地用橘红色的脚蹼划开水面,激起的涟漪如同被剪刀剪开的云影,化作一片片细碎的银箔。不远处,一位身着蓝布衫的老农正弯着腰插秧,他倒退着在那如镜面般光滑的水田里,用手中的秧苗书写着绿色的诗行。而这一动作,却惊起了无数的水珠,这些水珠飞溅起来,沾湿了布谷鸟那清脆的晨谣。
要说最妙的,当属那雨后的小巷了。青苔顺着墙根缓缓蔓延,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而蜗牛则在这潮湿的砖墙上,留下了它们独特的水墨写意。晾衣绳上的水珠,如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水晶帘幕,垂挂在那里。孩子们特别喜欢在这样的小巷里玩耍,他们专挑那些水洼去踩,溅起的水花中,竟然能看到彩虹的碎片。就连那流浪猫的皮毛,也在这湿润的空气中变得蓬松起来,尾巴尖上跳动着的,是那毛茸茸的阳光。
当暮色如轻纱般轻轻地覆盖在杏花树上时,整个周口店都被一层淡紫色的光辉所笼罩,宛如梦幻般的场景。夜风徐徐吹来,带来了紫藤花那甜美的香气,仿佛是春天的使者在悄悄传递着她的消息。
春天,这位神秘而温柔的女神,从不高声宣告自己的到来。她如同一位娴静的画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每一个角落,将它们变成话本里精美的扉页。只要你愿意停下脚步,蹲下身来,仔细聆听,就能听见泥土中种子破土而出的细微声响,那是生命在春天里的苏醒与成长。
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周口店的人们也随之忙碌起来。张好古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他恨不得把自己像大蒜一样掰开,变成八瓣来应对各种事务。到处都有人找他,公路的重新开工、王徴的自行车到了关键时刻、宋应星的新工厂开工、孙元化的火药遇到瓶颈、方以智的电有了突破、周口店炼油厂的开工,还有护国军的扩军计划等等,每一件事情都需要他的关注和决策。
陈子龙、傅山、黄宗羲、顾炎武、金圣叹,这些原本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如今几乎都成了张好古的专职秘书,每个人负责一摊事务。而成小三也被张好古调到身边,专门负责传递各种文书,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顺畅。
在周口店和军户集这两个地方,各个工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仿佛一夜之间就从地下冒了出来。这些工地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种新型材料的应用——水泥。
由于有了这种新材料,建筑工程的速度比以往快了许多。水泥的使用量也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为了满足需求,周口店和军户集两地又额外增加了几座水泥窑。
与此同时,远在陕西的陈其瑜当初也听张好古说了这种神奇的材料,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意派人前来与张好古洽谈,希望能在西安建立一座水泥厂。张好古对此事高度重视,不仅亲自接见了来人,还特意安排了专业的专家随同前往陕西,以便更好地协助陈其瑜完成建厂事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