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四三章 忽悠(2 / 2)

加入书签

当陈其瑜听到“千万利润”这几个字时,他的声音像是被一道闪电击中般,突然变得尖锐而高亢,音量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仿佛要冲破屋顶一般。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喊道:“什么?超过千万利润?张大人,您可别只是随口说说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要知道,千万利润可不是个小数目,那得是好几个省份加在一起才能达到的水平啊!就凭那小小的研究院,怎么可能有如此之多的利润呢?”

张好古看着陈其瑜如此震惊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不紧不慢地说道:“这还只是保守的估计呢,真实的数据应该会更多。”

陈其瑜听了张好古的话,更是觉得难以置信。他摇着头,喃喃自语道:“这怎么可能呢?这怎么可能呢?”过了一会儿,他像是回过神来一样,对张好古说:“张大人,您说的这些,我实在是难以想象。我觉得您还是亲自去那里看看比较好,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情况。”

张好古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说:“陈大人,您说得对。那里有先进的设备,还有大量的产品,而且以后还会更多。如果您能亲眼看到,肯定会大吃一惊的。”

陈其瑜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张大人,皇命在身,我轻易去不了京师啊!如果真像您说的这样,我还真是想去看看呢!”

“陈大人,您有所不知,工科提举司可是个好地方啊!它主要负责管理和推动各类工业项目的发展。比如刚才提到的水泥厂,就是工科提举司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会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改进技术、降低成本等等。不仅如此,工科提举司还会关注其他行业的发展,像纺织、冶炼、机械制造等等,都是他们的研究范围。”

“原来如此,那这个工科提举司一定有很多专业的人才吧?”

“那是自然,工科提举司汇聚了众多顶尖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他们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更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那里,您可以学到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对您在陕西开展项目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听起来真是个不错的地方,我一定要派人去好好学学。”

“张大人说得对,这对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国家有了更多的收入,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发展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而百姓少交了税,也能减轻一些负担,有更多的钱用于改善生活。这真是一举多得啊!”

“新部门设立在周口店这个地方,隶属于工部管辖。在那里,不仅新建了许多工厂,还有一个专门的研究院,名为大明周口店研究院。这个研究院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新的物资、新的武器以及新的工具等等。而负责这个新部门的人,正是下官我啊!”

“哦,原来如此!听起来真是令人期待呢。如果有机会去京师,我一定会专程前往周口店,去参观一下这个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地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