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华夏话喷人都那么优美!(1 / 2)
相声继续,还是学说话的活儿,这回齐龙让于千跟着学五句,前三句跟之前的一样,于千也跟着说了“错了不是”。
到第四句的时候,齐龙吸一口气刚要说话,回头提问于千:“几句了”
于千演出一种下意识回答的感觉:“三句了!”
得,又错了,五句话之内我说啥你说啥嘛。
这种传统包袱,在两个人的表演下,依然是让观众忍俊不禁的笑。
《反正话》这种捧逗之间互斗的活儿,也是很好把控时间的,要演出时间长,你就多来几个项目:《学说话》、《打灯谜》、《对对子》、《答非所问》这些个内容啊,都可以往里填。
要把控演出时间,给后头预留时间,来个一两番的,就可以入正活儿了。
前头演出时间有点超时,为了给最后攒底的郭德冈、石福宽先生留下足够的时间来表演,齐龙这里在《学说话》结束后,就选择入了正活儿。
“你再给我一次机会!”
“不要再继续了于老师,再继续下去您脑子不行就更明显了!”
“不不不,我脑子很行!”
“那这样,咱也不学说话了,咱来个反正话!”
“什么叫反正话”
齐龙给大家解释含义,就是自己说一句话,于千给反过来说。
比如:我说桌子,你就得说子桌,但不完全是倒过来说,我要说我的桌子,您得说我的子桌。
于千听明白了:“来吧,这有什么难的”
“我的桌子.”
“我的子桌!”
“我的凳子!”
“嗨,我的子凳。”于千轻蔑的一笑,这也太简单了。
齐龙开口:“我二人凳。”
于千张口就来:“我瞪二人。”
说完了他自己反应过来了:“我这瞪哪两个人啊”
这个活儿,很多时候捧哏的说完,要自己来翻自己的话里的笑点,做出无可奈何和懵的状态,来引发笑料。
在这个捧哏装懵的领域中,至少在世的相声演员,于千算是顶级的,演的相当到位。
前头那几个反正话是传统段子里头的,齐龙表演不可能光表演传统段子里的,还是要加上一些新活儿的嘛
“我大学生活好!”齐龙想要铺垫一个段子,结果千哥又来神捧了。
“我活儿好大学生!”儿化音还被他刻意的加重,立马引起了观众的笑声。
“嗯”
于千一本正经:“怎么了,活的好啊,你以为呢”
齐龙反应也快:“我以为你说相声活儿呢!”
继续:“我幼儿园!”
“我圆而幼,我是一小胖子啊我”
“我高中!”
“我中高”
“我初中!”齐龙坚定的说出了这三个字。
于千立马跟着:“我中.不对不对,中ch中我初!”
全场爆笑,于千连续两次差点说错话的表现,直接把热度推上了一个高度。
“您说点正常的!”于千伸手拦齐龙。
齐龙点头:“行,那我们来吃的吧”
“吃的好,吃的好。”
“我吃火锅。”
“我吃过火,好家伙,我也不怕给自己烫着!”
“我吃铁板烧!”
“我吃烧铁板,我是真不怕烫啊。”
“我干巴牛肉!”
“我牛肉干巴!”
“好,我干巴粉丝!”
“粉丝把我.咳咳咳!”
这效果出奇的好,打吃火那里大伙就开始笑,笑声还逐渐在升级。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马挑着我,你牵着担.多疼啊这玩意”
爆笑声中,又来了好多有趣的反正话,比如传统活里就有的。
逗哏说:我有一小肚子,捧哏说:我有一肚小子
齐龙诧异:“谁的”
“你管得着管不着粉丝的!”
这还回顾上之前了。
俩人不断的说,最后说到了园,月季,月季,玫瑰,玫瑰,牡丹,牡丹。
齐龙:“我狗尾巴!”
“我尾巴狗!”于千大喊一声,反应过来推齐龙:“去你的吧。”
两人后退一步,鞠躬致谢,至此,一个传统活儿《反正话》结束,这个活儿是典型的看起来容易演起来没那么容易的活儿,尤其考验的是捧哏的表演能力,因为他往往要说完自己给自己翻包袱。
全都是对好的词那还容易一点,但正儿八经的相声演员在除了晚会那种规定严格的舞台上,都是会即兴发挥的。
所以捧哏很多时候既要说出逗哏即兴给的词,还得想办法翻包袱,难度一下就上去了。
当然了,相声舞台捧逗之间那是互为依靠,你逗哏在即兴发挥的时候也得给一个差不多的顺序,比如齐龙在初中那个包袱的时候,就先说了各种学校并尽可能压缩字数,都没到初中的时候,于千就知道这个包袱该说什么了。
包括吃饭那里也是,干巴牛肉实际上就是一个提醒,对方就可以很快反应过来包袱何在。
所以这个活儿啊,好玩,每次都能有新鲜体验,不光观众有,演员也有!
俩人表演结束后,就到了最后的郭德冈与石福宽的表演,这爷俩上台后,郭德冈就接话。
“刚才这两个是齐龙和于千,齐龙是我师弟,于千是石先生徒弟,也是我的搭当,粉丝开玩笑说我是相声皇帝,您这确实捧我了,我身边,相声太后!”石福宽:“我怎么还太后了呢”
“我这属于反正话,侯太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