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3章 相声演出:聊聊留学生(1 / 2)

加入书签

第303章 相声演出:聊聊留学生

吃过午饭的下午,旅行团参观了伦敦的教堂和一些建筑,然后是自由旅行购物时间,而这个自由时间,就是齐龙和东强对活儿的时间。

坐在一条街的圃旁,齐龙随口说道:“咱面对留学生群体表演,我到时候会说一些有关留学生的话题。”

“行。

“你就一句话:你也没留过学你说这些没有说服力啊!这句伱看啥时候场子有点泥了就丢出来,我开始说我听一位老留子说过,然后说你爸爸的留学经历。”

东强笑了笑:“行,今儿还有他老人家的事儿呢”

“正活儿《灶厨》啊,你说呢”

“行,哈哈哈哈,还一个活儿呢”

齐龙想了想:“来一《ai看病》吧”

东强回忆了一下:“我是那个看病的,然后输入文字,你是ai那段”

“对!”

这段活儿还是齐龙早就准备好的,之前打算在《相声大赛》上用,被石先生毙了的,这种场合就行。

看似突然袭击的相声表演,俩人就这么几句话说明白了。

颜敏团队早已见怪不怪,他们拍《斗笑社》的时候就见识过,当齐龙和东强搭档的时候,哥俩对活儿那就是几句话的事儿,好些时候齐龙在舞台上垫话会丢什么包袱,东强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重点要说哪句话,然后就登台了。

现在看到,见怪不怪,基本操作!

很快自由活动时间结束,旅行团一同出发去了皇家艺术大学,先听了一段交响乐就到了他们的演出时间,德芸社联系的演出场地,留学生们自发宣传的免费演出,劳务费由节目组出。

齐龙和东强这两年凭借综艺、相声,谈不上火遍世界,但至少不少留学生都会看他们的节目,所以听说这俩要来演相声,还是免费,那自然是高高兴兴的就来凑热闹了。

打扮的挺漂亮的孟子怡当上了报幕员,先是吕钟老师唱了一首《狄仁杰》的主题曲《长歌一曲》。

别看老姐姐上了岁数,依然是中气十足,唱出了武则天那女帝君临天下的霸气。

接着是王林来了一段唱跳,同样获得了满堂喝彩。

面灯关闭,工作人员快速把桌子搬到了台前,孟子怡在追光中走上舞台:“接下来请您欣赏相声《灶厨》,表演者:齐龙、高东强!”

“好!!!”伴随着大伙热情的叫好声,舞台面光重新打开,齐龙和东强快步走上了台。

直接自我介绍:“我叫齐龙!这是东强,刚才是吕钟老师和王林老师分别来了一段歌曲,王林老师还跳了下舞。”

“对”

“这两位老师实际上跟在座的大多数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点!”齐龙跟唠家常一样,随意的说着。

“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别的国家留过学之后回到的本国!”

东强疑惑:“这我还真不知道,吕钟老师留过学”

“唐朝留过学之后回归的周朝嘛!”齐龙双手一摊,发动文化推土机技能,胡诌历史知识。

大伙顿时哄笑,经典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东强也立马拦住:“您等会,先不说吕老师只是扮演武则天,就说这从唐朝回周朝您就是胡说八道,那是武则天自称女帝,改国号为周,周朝的时候就没有唐朝了,后来又恢复的唐朝!”

齐龙满脸不解的听着东强的科普,等他说完了恍然大悟:“哦,照您的意思,武则天是跟别的国家留学把别的国家灭了变成自己国家了”

“对诶,不对!”

东强这都没拦住,齐龙还在那继续自顾自的说。

“那在座的各位怕是很难做到让不列颠并入华夏!”

台下顿时爆笑。

东强赶紧拽齐龙:“得了您别胡说八道了,丢人丢国外了!”

“行,那这个当我说错了,但王林老师真留过学!”

东强:“在哪留过学”

“你看你问的这个问题,你考虑过王林姐姐的感受吗说了她在哪留学就暴露了她的年纪了,女性最不能暴露年纪了!”

“在哪留学跟暴露年纪有什么关系”

齐龙指着他:“你不信!”

“我不信,你说,你肯定又是胡说八道。”

“苏俄.”

全场顿时轰然爆笑,东强表情一脸尴尬。

这个确实暴露年纪了呀,毛熊国以及其周围的几个国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是超级大国,九十年代解体,从此没了这个国家。

所以这么一说,王林的留学时间至少是三十多年前,可不就暴露年龄了嘛

东强捂脸:“哎呦,这确实暴露了,我还以为您又胡说八道呢!”

“你看,你看,你也有不懂的地方,我也有擅长的品类,在留学生这一赛道上,我比你懂,你得好好跟我请教,那老话怎么说来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知道啥意思嘛”

东强装不懂:“您说说”

“就说法兰克那个宣传片看了嘛三个人,你亲我,我亲他,他亲你,三个人里头总有一个主动追求对方的吧,你就能跟他学到追对象的经验,这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打齐龙说到法兰克宣传片的时候,台下就已经乐够呛了,那是最近世界范围内比较热点的事件,浪漫自由的法兰克,拍了个三角恋的爱情故事,最后还关了个门,给全世界都看沉默了。

所以大伙立马就懂了这个笑点,笑了起来。

“您还是说留学生吧,别提不擅长的传统文化了!”

齐龙开始说起了留学生,首先就说到了这个饮食差异的问题。

“留学生最难受的就是饮食差异,您都别说国外了,就咱华夏,广省人都吃不了湘省菜,得被辣死,我有一个广省的朋友上滇省吃了碗米线,说很辣,我一看上头那就是一碗清汤啊,连胡椒粉都没有撒!”

“哪那辣了”

“他告诉我,小葱辣!”

观众笑,东强惊道:“那玩意有辣味”

“就说一点辣不吃的人小葱都觉得辣,在华夏吃了十几年二十年的华夏菜,到了国外就更吃不惯国外的菜了,尤其是咱们不列颠的留学生。”

这话可太引起共鸣了,不列颠无美食那是全世界公认的啊,纷纷发出了赞同的声音“嗯”,还有叹气声“哎”。

“还真说对了,大伙都点头呢!”

“那可不,不列颠的菜谱大家都了解,我知道很多咱们不列颠留学生,从国内带零食来留学,都不舍得吃,逢年过节了来一点点,哎呦,今儿我生日,吃点好的吧”

“吃什么”

“来一根虾条.”

“啊”

“今儿端午,不行,得吃点好的,来半根辣条!”

“这”

“今儿过年,过年大日子啊,比如吃好的,来一瓶那个过期的好的冰红茶!”

“过期了还好的”

“哎呦,你是不知道,这华夏的零食在留学生群体里比钱都值钱!”

齐龙的描述那自然是夸张了的,但台下感同身受啊,就能乐。

“当然了,如果你的留学生朋友里头有一个人会做饭,而且会做大菜,那甭提了,他将是留学生群体中的交际,所有人围绕着的中心,天天端着碗钱买菜求人家给自己做饭。”

“会做饭的在哪都受欢迎!”

“对,这位留学生很可能失去自己的名字,被叫做:大厨,一路叫到毕业,赶着毕业的时候,那些还没毕业的留学生送他回国都得哭啊,哎呀,你走了我怎么活呀,你把我也带走吧,我不想活了啊啊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