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开粥厂》(2 / 2)

加入书签

“那还有什么”

“一天三顿,顿顿不一样,早上大肉卷,中午刀削面,晚上包饺子,初一十五给犒劳,八个人一桌鲁菜席,有葱烧海参、醋鲤鱼、油闷大虾、九转大肠、油爆双脆、鲁省杂粮煎饼.”

“还有煎饼”

“那可不,得有点主食啊,赶着吃完了鲁菜席,每人发两百块钱,会打麻将的打上两圈麻将娱乐娱乐。”

“那不会打麻将的呢”

“不会打麻将的,拿着两百块钱打个车去恒山上溜达溜达,消消食,逛逛名胜古迹!”

“嚯,我爸爸这么慈善啊”东强惊讶道。

齐龙点头:“这还是平常日子,逢年过节还有单舍的!”

“端午节”

“应时应景的,八万人,每人一份江米粽子,蒲子两把、艾子两把,黑桑葚一盘,白桑葚一盘,带把甜樱桃一包.”

又到了齐龙秀贯口的时间,十几种物件张口就来,越说越快,但依然保持着吐字清晰,物件名儿都让人听的一清二楚。

“舍得还真不少啊那端午前后的五一劳动节呢”

“那没有!”

“为什么没有”

“调休!”

“调休”

“对啊,现在节假日都放不全,用工作日找补,五一、端午挨得近,自然就调到一块了吗!”

“哦,那中秋节送什么”

又是一长段的贯口,打月饼开始,各种的水果就提起来了,秋季,那正是丰收的季节,各种水果多啊。

“蜜桃、苹果、石榴、柿子、槟子、白梨一样五个,一斤樱桃枣、两斤嘎嘎枣、三斤红葡萄,五斤白葡萄,六斤多的大西瓜一个,汾酒气瓶,螃蟹八斤,全是获得,还配送吃螃蟹的姜九块,至于醋晋省的醋您就自己打去吧!”

“嚯,这怎么没有四斤的东西”

“不送四,犯忌讳啊,你爸爸就怕你死啊,所以清明节,你爸爸也不送礼,送最多的就是过年了!”

过年的贯口,连续三大段,头一段说的是各种点心、干果、杂粮。

什么“大米小米黄豆江米,栗子桃脯莲子薏米、豌豆瓜子生黑米.”这些全都带着斤两往外说。

说完了二十来种干果、杂粮、点心,齐龙开始慢慢的说,东强这里就会跟上两句:“还有呢”“嚯”!

大段展示贯口的快而不乱,中间接口就是贯口的慢而不断,不断靠的就是捧哏的。

这慢慢说,既是给逗哏演员休息时间,也是给观众喘口气的功夫,接着再继续第二段。

第二段说的是过年用的杂物,包括但不限于,供奉用的东西,过年用的爆竹、对联、福字、取暖用的炭,做饭用的调料,齐全的很,三十多个物件。

这还不算完,接着是第三段,五十多件东西,各种的肉、蔬菜:

“猪头一个、鲤鱼一尾、红公鸡一只、五十斤猪肉、六十斤羊肉、二十斤牛肉、四只肘子、两挂大肠、五斤猪油、下水圈粉、三金杨度、五斤肺头.”

“麻将牌一副,这些东西,您就可劲使吧!”

“嚯,我爸爸这么钱,得散出去大几百万了吧”东强震惊道。

齐龙摇头:“还没开始发呢,你爸爸不打算开粥厂了。”

“为什么”

“他重病的儿子死了呀,他没必要行善了!”

“我死了我哪来的”

“你们是双胞胎,你死了,你是你哥!”

“去你的吧!”

两人后退一步,至此相声结束,现场观众掌声雷动,满脸带笑,都觉得票钱物超所值!

这也是齐龙、东强的基本发挥,他们俩经常是前半段爆笑,后半段展示真功夫,您想听传统的,能听到传统的,你要要来找乐,也能乐的前仰后合!

很多近年来才开始听相声的观众,连连表示,是因为齐龙和东强,他们才知道,原来贯口有那么那么多,以往都没听过那么些啊!

主流相声里,说这些的少,他们说的是新相声,不是一个赛道的。

德芸、青曲这些会说传统相声的也都是班主级别的,一年下来都是大商演,好些还都是重复的活儿,而且功夫活儿有时候吃力不讨好,所以他们也使的少。

这就造成了,近几年听相声的观众,没听过这么些老段子。

齐龙,就是在用新包袱、新垫话放在老段子上,让大家既能听新的,也能听老的,郭德冈在自己的节目里盛赞齐龙,并把齐龙告诉他的十个字重点强调了一遍。

“我师弟齐龙当时在后台跟我说了十个字,我现在记忆犹新: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

小剧场演出结束后,齐龙就驱车前往了机场,新一期的男人帮要录制了,这是第三期,要来嘉宾了,在候机的时候,活跃的男人帮群里就已经在讨论着坑嘉宾的事情了。

齐龙也积极加入了其中:“咱哥几个先结盟啊,咱可说好了,有嘉宾的时候坑嘉宾,没嘉宾的时候再互坑!”

“没问题!”大伙都是这么回答的。

但是不是真的,恐怕除了现在还单纯的艺星和老实人王讯外,没人这么想真有能干固定成员的机会,肯定还是要出手的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