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说书人》(1 / 2)
第104章 《说书人》
前两个节目没热起来的场子,让齐龙和东强用一段传统活儿给炸起来了。
与侧幕条登台的郭德冈互道辛苦后,回到了后台,这一场是郭德冈的单口相声《古董王》中的片段。
后台的孟鹤唐和周九量正在角落低着头反思错误呢。
齐龙看了他们一眼就知道,挨训了,郭德冈这个带艺投师的师兄,居然训徒方式和师父如出一辙,角落面壁思过,把背错了的地方重新背三遍。
看到这个惩罚方式,齐龙还挺怀念。
小时候,他也经常这样被罚的,那时候如此被罚最担心的就是来客,不管来的是师兄还是师父的朋友,都觉得害臊!
后来他才知道,好多次他挨罚是师父故意叫人来看他,并大声宣扬他哪段哪段背错了。
这就是让他形成了一个潜意识,背错了要遭人笑话,继而更加认真。
逗哏的出失误,捧哏的没拦住,可不得受罚嘛
要换齐龙和东强,齐龙一句“我是齐”可能没说完,东强就已经出手了,一摆手:“我不管你是谁,你上我们相声舞台干啥来了!”
这不一下就提醒了,你不该自我介绍,还没有影响整个结构。
就算齐龙说出来了“我叫齐龙”,东强也肯定是:“哎呦您和我原本的搭档也同名同姓啊!”
也是一种提醒。
所以相声演员口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想不到解决方法!
没管郭老师的训徒,齐龙找了个能听到台上的地儿听师兄说起书来了,相声说书也可以叫做《八大棍儿》或者长篇单口相声。
这是以前评书门传给相声门的八个长篇小说,但传的时候缺胳膊少腿的,跟根棍儿似的,所以齐称《八大棍儿》。
齐龙听的也来劲儿,这说的是《古董王治罗锅》中的一个片段。
有俩人吵架,一个硬说诸葛亮和孔明是俩人,另一个说这俩就是一个人。
俩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打赌找人问,问到了当时还不被称之为古董王的主角。
这主角说啊:诸葛亮和孔明他们就是两个人,一个姓孔,一个姓诸,当然是两人了!
让那个说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的完成赌约,给说是两个人的那人两块钱。
拿了钱的人乐乐呵呵的走了,茶馆的人都疑惑,您怎么说瞎话呢
主角这才告诉大家:“伱两块钱让他糊涂一辈子,多赚啊”
听他这么一解释,人都乐了:“您可真古董啊!”
古董就是喜好开玩笑的意思。
打那之后,这人名叫古董王了,之后就是古董王其他的故事了。
齐龙听了这个古董王的由来,突然笑出了声。
“这有啥乐的,你是没听过啊”东强不解。
作为相声从业者,这八大棍儿打小就听。
“不是,我联想到了一些事儿!前两天不是有新闻,熊孩子把人车划了,人放了孩子,客客气气的找对方家长商量赔偿,结果家长是个熊家长,楞不认,说没有目击证人,你冤枉我们家孩子,后来调监控的嘛!”
东强也有印象:“对对对,我有印象,有熊孩子就有熊家长,问题是跟乐有啥关系!”
齐龙嘿嘿一笑:“也就是有监控,没监控怎么办呢用古董王的处理方法!给熊孩子点零食玩具,谢谢你给我车弄得图案啊,用几袋零食还他孩子错误价值观,早晚碰到收拾他们一家的,最好把他们家自己车划了!”
“哈哈哈,你这比古董王还损啊,而且你还不算教唆,你就说了句谢谢还以德报怨了呢!”
返场节目,齐龙这个《十八愁绕口令》的表演者,让很多大爷印象深刻,纷纷喊着:“让那小伙来一个!”
其他喜欢齐龙的就直接喊名字,或者喊“师叔”!
郭德冈:“来,齐龙,大伙都喜欢你,你来一个。”
“好嘞,今儿正好郭老师说书,最近我也有一首新作品,叫做《说书人》,唱给大家,我觉得在咱曲艺之乡唱这个说书人,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没有伴奏,就清唱就是了。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
跟念白似的,有腔有调!
令齐龙没有想到的是,郭德冈居然在一旁搭话了:“热闹啊!”
哪个歌带捧哏的啊
齐龙没停,拿起桌上的扇子,唰的一下就打开了,接着拿起醒木。
【人前摇扇,醒木拍桌,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
“您说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