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官大一级(1 / 2)
李侍尧和钟音又是看明白了,陆通和满春豪两人这又是为了两家的竞争杠上了,一个说实力,一个说出身,都貌似有道理,又好似都在强词夺理,听着让人就是迷糊。
钟音在脑子里快速地盘算着,按理说,刚才说的这两家,都是没有把自己放到眼里,事前跑到自己面前来卖乖,当然自己也就是没有必要替他们说上什么好话。按理说,陆通是自己的属官,陆通支持“飞鸿行”,他也要支持一下,但他又知道潘启是支持绎如的,如果自己刚才没有发声责难绎如,那么此时有可能看在潘启这里的关系,也要替她说上几句,可自己贵为广东巡抚,怎么着也不能说话前后矛盾自食其言。考虑来考虑去,横竖自己在这里得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钟音最后也是决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做声,不表态,听之任之。
李侍尧见钟音装聋作哑起来,心下更是厌恶,也懒得理他,他自顾地说道:“满大人和陆大人点评了‘德庆行’与‘飞鸿行’,那么我就说说那个‘荣盛行’。”
李侍尧终于要表态了,当然这三位就是装也要装听得认真仔细,最主要的是他的表态至关重要。
李侍尧接着说道:“这个商行我也是听明白了,其父、其姊都是以丝绸为业,都是行内的佼佼者,这个渊源不得不说可谓深远,无论官与商,不得不都是要讲究个家脉传承的。并且她还得到了‘同文行’东家的支持,要知道‘同文行’的实力都是在众人之上的,东家潘启在公行也是做了十几年的总商,能得到他的认可,这也说明‘荣盛行’的这位东家足以胜任行领位置,也只有得到他的认可,这个行领将来才有可能有一番作为。”
等李侍尧的话音刚落,满春豪立马说道:“李大人真知灼见,洞若观火,实在是令卑职佩服!前几日,几伙夷商还分别找到我粤海关,说尽了这个‘荣盛行’东家的好话呢!我同意‘荣盛行’的东家坐这个行领的位置。”
“我也同意。”陆通也是紧随其后表示赞同李侍尧的意见。
满、陆两人都已是听明
白了李侍尧要表明的立场,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无论自己收了什么样的好处,事先得到了什么样的承诺,也是不能在这件事情上拂了李侍尧的意,让李侍尧心里不痛快,有自己以后小鞋穿的。
这里只剩下巡抚钟音还没有做声,怎么说他也是主政广东的封疆大吏,他的意见和想法同样很是重要。别看李侍尧比钟音做的官大,但只要他没有把柄被抓在李侍尧手里,李侍尧对他也是什么办法也没有。本来钟音与李侍尧两人之间就是面和心不合,在有些事关自己利益的事情上就是互相掣肘,此时他听见李侍尧已经很是直接地表明了支持‘荣盛行’的态度,心里面不免起了醋意和嫉妒。
钟音的想法也是很简单,他认为李侍尧支持绎如,就是在支持纯如,那看来是纯如攀上了李侍尧的门路,才敢不在乎自己,不遂自己心意的。就是这件事情和纯如没有关系,凭什么你李侍尧要偏袒绎如?还不是她给你送了大把的银子,或是委身与你了!
“钟大人,你的意见呢?”李侍尧见钟音不发表意见,心里也很是恼火,但不得不问上这么一句。
钟音慢条斯理地答道:“不瞒各位大人说,我认为这三家都不是最合适的人选。远的不说,就说这‘同文行’的潘启,论哪一方面都不是这三家可比拟的,可他为什么不参加竞选呢?想来真是让人费解,这里面一定是有蹊跷的。”
李侍尧没想到钟音最后是拿出这么个模棱两可的态度来,他也是忍不住心中的火气,呛声说道:“钟大人此时说这话有什么意义呢?‘同文行’再有本事,他不是没有参加竞选吗?我们不是在这里没事扯闲篇,不辜负皇上的重托才是我们分内之事!”
“呵呵,李大人,正因为不能辜负皇上的重托,我们才要行事谨慎,裁撤公行,设置行领都是事关朝廷税赋钱粮,非同儿戏,我们这样草率地定夺出来一家不是十分理想的丝绸行领来,很是愧对我们这头上的顶戴花翎,更是愧对浩荡皇恩的啊!”钟音说着,也是把一副庄重恭谨的作派现了出来
,你李侍尧会拿皇上的大帽子压我,我钟音同样也会,今天我就是唇枪舌战地要和你对着干。
看着李侍尧和钟音言语间你来我往,互不相让,也是让满、陆二人面面相觑,不明所以,但他们也都是知道,一个小小的丝绸行领人事安排,竟然让眼前的这两位大人不顾体面互不相让,这里面牵扯着的利害关系远不止表面上看来这么简单,此时不说话就是真本事。
“钟大人,既然我们谁也是不想愧对皇恩,那就不要再扯皮下去,你保留你意见也就罢了,满大人和陆大人既然都是同意‘荣盛行’,那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李侍尧说完,走出了房间,满春豪和陆通瞧瞧钟音的脸色,陆通更是过来扯了扯他的衣襟,三人也是随着走了出来。
李侍尧对陆通说:“陆大人,你就公布结果吧。”
陆通听完一愣,这是总督大人抬举自己?还是把自己当枪使?但无论如何李侍尧已经安排了下来,也要是遵命的。他清了一下嗓子,说道:“经我们四位大人讨论研究,最后达成一致共识,现在宣布丝绸行领一职由‘荣盛行’东家担任。”
众位行商早已经是等得不耐烦了,忽然听到陆通宣布完这个结果后,行商之间发出了一片交头接耳之声。有的是欣然接受,有的是眼红耳热,有的是愤愤不满。
高尚与梁东家及楚秋父亲等人听了结果之后,自然是十分的沮丧,虽然是不愿意接受这个现实,但也奈何不了什么。宣布这个结果只有短短的瞬间,可是包括楚秋父亲在内有意竞争这行领位置的行商,有的早在两年前就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未雨绸缪、磨砺以须、枕戈待旦,就等着今天这一时刻的到来呢,哪成想最后却是劳而无功、功亏一篑,这事败垂成的滋味放到谁的嘴里咂磨都是十分不好受的滋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