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困厄之时(2 / 2)

加入书签

姐妹

俩个从小一起长大,绎如是争强好胜之人,她也是从来没有佩服过纯如什么,就是纯如嫁到周家做了少奶奶之后,在绎如眼里无非也就是一个柔弱可欺郁郁寡欢之人,但为什么纯如到了东家任上,就成了一个如鱼得水之人,不说是呼风唤雨,可也是成了江浙丝绸商界的风云人物呢?

姑且不说“四象”自家人居两席为特殊情况,就是那“八牛”、“七十二条金狗”也都是各个心悦诚服在商会里受其领导制约,这不是随便哪个人单凭着财大势大就可以做得来的,没有高深之德行,一个年纪尚青的女子是不可能将如此众多商界精英汇拢到一个灶台下吃饭的!纯如不单在商户之中树立了自己崇高的个人威望,就是她那得失之间宠辱不惊的气魄也是让人望尘莫及的。

“我怎么没看见父亲呢?”绎如突然间问。

“哎,说来话长,他和吕、赵、李几位东家回到湖州老家与我筹款去了。”纯如听到绎如这一问,也是长长地叹了口气,这几天因为出了绎如被绑架的事,她在焦虑和忙碌之中已经将给和大人筹款的事情暂时放在了一边,现在绎如问起父亲来,也是让她不免又有些伤神了起来。

“筹什么款?”

“答应给和大人的银两。”

“和珅?”

“嗯。”

“和我仔细说说。”

“唉,愁人的事,和你说一遍也只能是更愁,不说了。”

“说不定我能帮上你呢?”绎如故作神秘地说。

“呵呵,不要拿你姐姐开涮,你帮不上。但看你这个好奇的劲头,我也就和你说说其原委。”

纯如将她对和大人的承诺简略地说了一遍给绎如听,说完之后,也是连连摇头。

这是纯如目前为止唯一后悔做过的一件事情。

当时救人心切也好,想顺利成立商会也罢,当时答应和大人的银两实在是太多了,现在想来根本不是自己所能承担得起的。自己当时应该静下心来再想一想其他办法的,而不是毫不在乎地就满口了应承下来,就如父亲所言,今年是第一年,将款子筹上了也就

算是过去了,可接下来第二年、第三年又该怎么办?

自己一句轻易的承诺,就惹来了这将是三年长短的心病,让纯如现在已经是叫苦不迭。

“我想你的这件事情我是能帮上忙的。”绎如很是认真地说道。

“真的?妹妹难道要借我银子吗?”纯如激动的问道。

绎如摇摇头。

她走到梳妆台前,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又好似在仔细地瞧看着镜子里的模样。然后,缓缓地说道:“我听我家老爷说,大清刚刚建立之初,入关的时候,和珅的祖先因为跟着太祖和太宗不断地打仗,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给和珅他们家留下了一个叫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袭的职务,这是一个正三品的官。和珅的父亲的名字叫“钮祜禄常保”,常保在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后也曾经因为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而不断升迁,最终担任了福建副都统的职务,副都统是个正二品的官职,也属于封疆大吏。”

“原来和大人的家世就是如此显赫啊?”

“也就在那时,我家老爷与常保结拜了为生死兄弟,但天有不测风云,和珅三岁的那一年,他的母亲在生和珅的弟弟的时候难产死了,紧接着,在和珅九岁的时候,他的父常保也亲因病去世,死在福建副都统任上。他父亲的小妾们都只顾着瓜分家产,谁也都是对和珅不管不顾,九岁的和珅无父无母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孤儿,悲惨情况可想而知,后来是我家老爷暗中买通了和府的一位老家丁和一位偏房来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最终和珅才免于被赶出家门的噩运,再之后,他两兄弟的用度全部由我家老爷资助,直至和珅后考上咸安宫可以独立生活之后。在最后一次分别之时,他给了我家老爷亲笔题了一首诗。”

“什么样的诗?”

绎如缓缓地抽屉里拿出了个三尺长的宣纸,轻轻地摊在了桌面上。

纯如见那纸上是一手娟秀的小楷,上面写道:

雏鸟待哺空望穿,双亲双去巢空寒。

几时炎凉几时叹,十年金兰胜亲眷。

他日若有展翅时,定衔千金报恩还!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