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五章齐聚广州(2 / 2)

加入书签

“粤海关。”纯如答道,“那日,我从钟大人那里听出来了粤海关监督的份量来,你没听他说,康熙爷刚刚成立公行的那阵子,关于公行之事都是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和粤海关监督宜尔格图共同商议的吗?这说明粤海关的能量绝不容小觑,官称上虽然是不起眼,但在公行之事上,手中却握着和督、抚大人一样的话语权。”

春娇听了也是不停点头,认为纯如说的非常有道理,心下是十分的佩服

纯如缜密的心思和灵敏的嗅觉,再想到自己来,也是感觉十分惭愧。

而后,纯如站起身来继续说道:“但我怕的是就是使了银子也未必就能顺利地得到那牌照,因为我们加入公行,势必会引来原有行家的抵触拒绝,也会触动一些衙门大人的既得利益,想来他们一定是要一副冷漠面孔对待我们的。”

梓传说:“纯如,那也是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能是走一步说一步吧,总是不能在这里干等着的。”

“会长,那你就定夺一下衙门这里如何去走动的章程吧。”赵东家说。

这时,外面突然间刮起了一阵大风,将向外敞开着的窗猛然间用力地给关上了,纯如也是连忙走到近前,将那窗用力地推开,然后再用一个卷轴将窗棂牢牢地支撑住。

转身回来,对众人说道:“两广总督李侍尧大人贵为天下九督之一,天子近臣功爵加身,人也是傲慢得不可一世,可谓是目空一切,没有入他法眼之人的引荐我们是接近不到他的,他那里我们暂且没有能行得通的门路,也只能是慢慢地再想办法。广东巡抚钟大人那里因为春娇掌柜走动得早,也是勤联络交通,现在看来关系还是不错的。布政使、按察使和粤海关这里,我们也是今天才是提到,我认为重点还是在粤海关这里最为重要。至于广州将军那里,春娇之前也是走动过的,但现在看来和我们的关系不大,也就维持一下体面也就是了。毕竟我们的人力和物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听会长的意思,我们目前也只有钟巡抚这里一个途径可走。按纯如会长刚才所说,我们是不是应该去粤海关再找一找门路?”。

“说的有道理,确实不能落在了这一块,毕竟督抚大人们都找人家商量事情,看来作用应该是不小的。”

“我想,我们应该把自家的情况先捋上一捋,也好避人之长,补己之短。”赵东家说。

“我们商会的总资本是五百四十万八千两银子,按说起来这在我们江浙地界也算是巨额资本了,可真要是和公行里的那最大的十三家行商比起来,随便是他们哪一家,我们也都是和人家比不了的。潘家的同文行身家据说有一千五百多万两;易家的孚泰行,梁家的天宝行都超过了一千万两;卢家的广利行,严家的兴泰行,马家的顺泰行,吴家的同顺行,罗家的东昌行,容家的安昌

行,这六家也都是超过了六百万两。”

梓传几人听了纯如口中的数字真是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这些行商的身家之巨听起来真是骇人听闻。要知道江浙丝绸界号称“四象”的每家资产无非也就是三百万两银子。

怪不得平日里有来过广州的人,回去逢人便吹捧“广州十三行”如何如何,十有八。九的人听了无非也就是当个笑话,大多都是嗤之以鼻不屑于顾,但现在听纯如说来,才知道并非空穴来风,公行里的这些行商看来个个都是货真价实的豪富巨贾。

梓传也真是佩服起女儿来了,纯如真是太有先见之明了,如果不成立商会,如果不将江浙丝绸商人联合起来到广州发展,任凭哪一个单枪匹马过来,最后不说是碰壁得头破血流,也可能是铩羽而归,甚或是将会一蹶不振。

对方的实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纯如见众人听了自己的话后,惊诧之余,各自脸上也是现出了担心、失落和沮丧的神情出来。

纯如呵呵一笑,淡然地说道:“我们与这些行家实力上的差距不是一会半会就能追赶得上的,这是我们的硬伤。但朝廷既然要裁撤公行,也就说明原先的公行制度上有缺陷的地方,这也自然是这些行商的软肋。再有,我们也要转变一个观念和想法,那就是我们来广州这里努力要进得公行去,不是我们要去挤兑哪个行家,也不是要凌驾于哪家行商之上,更不是来这里出风头,摆威风。”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

“我们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将我们江浙的丝绸能直接卖与洋人,让我们的‘七里丝’名扬海外,也让我们江浙的商贾在广州十三行里有一席之地,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我们来,不是和原有的行商来搞对抗,更不是来闹纷争来了,我们要凭我们的努力做一番光宗耀祖之事,也为我们大清国输送更多的税赋钱粮,为朝廷和皇上分忧解难!也让皇上和朝廷知道,我们江浙丝绸商贾也有一片报国尽忠的拳拳之心,我们商人也有殷殷的民族热血之大义!”

“会长说的实在是太好了!深明大义,鼓舞人心,这让我们又有了盼头和干劲儿!”

吕东家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嘴里也是十分激动地说着。

梓传等人也是被纯如这番慷慨激昂的讲话所深深感染。

李东家还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但怕众人笑话,用袖子边儿偷偷地拭去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