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九章龙要抬头(2 / 2)

加入书签

纯如弯腰给大家道了个万福,然后说道:“各位东家,我‘广客隆’的东家刚才说话时,大家也能听得出来,因为风寒,声音沙哑,说起话来确实不方便。那我就代他讲一讲我们成立这个商会的初衷……”纯如故意停顿了一下,好让刚才冷场时,台下众人的骚动和窃窃私语停下来。

梓传看见女儿上了台,真是有些得意,虽然女儿代表周家出来讲话,但此时这种场景,在这江浙地界的丝绸行业里,父女同在台上,怕还是没有第二家能有他这种福气的,女儿真是替他争气,也为他挣足了面子!

而高尚则是一副漫不经心,无所谓的样子,他两只胳膊环抱在胸

前,眯起了眼睛,只是自顾自地瞧着台

“想起来我们无论这丝业,还是这绸业,这关起门来各做各的生意,也是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自己一个店面,自己一本帐,管理好伙计,交际好客户,最后把银子赚到手,也就行了,各显各的能耐,各有各的神通,说来,这就是各干各的好处,但无非也就这么多。可是大家有没有想到,也正因为如此,有一些人借机专营,在外面私下偷打我们的旗号,以次充好坑害买家;有的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赚取黑心的银两;有的肆意贱卖,赔着本钱赚吆喝,故意扰乱市场秩序;还有的时候,为了争抢客户,我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压价,恶意竞争,最后都做了亏本买卖;还有一些情况下,因为信息不畅通,本来两家能合起伙来做的事,却费力不讨好的自己全做了,例如你只需要半车货,如果还有另外一家也刚好需要半车货,那好,同拉一车货,运费成本就好少了很多,利润自然而然也就多了。诸如此类,还有很多,我就不再在赘述,总之我刚才说的这些,只要我们有了自己的商会,这些自然而然就可以避免了,这也就是我们好成立这个商会的初衷。”

纯如在台上边说着,台下的人听着也是十分的认真,有的频频点头,表示赞同纯如的说法,有的轻声和旁边的人合计了那么几嘴,也是立即凝神继续接着听纯如说。

“还要,最重要的,自康熙爷二十四年,广州‘公行’确立以来,七十多年以来,都是‘外洋行’和‘福潮行’垄断着这里的业务。‘公行’里除了福建人,就是当地的广州人,被遮掩的风雨不透,我江浙的商贾一直被排斥在大门的外边。此时,正逢乾隆爷刚过完六十大寿,正是春秋鼎盛之时,大家应该也是听说了,朝廷要裁撤广州的‘公行’,这正是给了我们江浙丝绸商户进军广州‘公行’的天赐良机!可是,你们也知道,我们在座的每一家单走出来去广州和他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堪一击。只有我们精诚团结起来,抱起团来共同去面对、去争取,才有机会,也才有胜算,这也是我们成立这个

商会的重要目的之一!一旦我们进得了这‘公行’裁撤之后的机构里面,能做得了主儿,能成了事了,那也就是我们江浙商人扬眉吐气、大展宏图的那一天!我们要直接去大把赚洋人的银子,我们更要朝廷高看我们江浙商人一眼,你们说,有这样的好事,你们做不做?”纯如一口气把她心中所设想的全部说了出来,真是不吐不快,说到最后的时候,自己也被自己感染了,面色潮红,很是兴奋和激动的样子。

“做!”

“有这等好事,不做,是傻子!”

“今天就是我们江浙商人‘龙抬头’的时候到了!”

台下的各位东家听到此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站立起来,欢呼雀跃,偌大的院子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认为纯如说得非常的有道理,也被纯如所描述的广州那里远大前程而激动万分。

台上的梓传听得是瞠目结舌,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面前慷慨激昂的演讲者,是他杨梓传往日那个善良、安静又带着些许抑郁气质的女儿吗?这分明是这台上、台下坐着的这些男人的领路人和舵手,在给他们道破迷津,在给他们指引前进的方向!“长江后浪推前浪”,看来自己真的是有些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和头脑了,就是让自己上这台上讲几句,也是说不出女儿纯如的这个水平来的。

冰羽更是在心里有些敬佩纯如的胆识,还有就是清晰明了,非常有条理的说话思路。想想自己一个大男人,关键的时刻,尽然怯了场,临时拉纯如做垫背,自己只能灰溜溜的在台上坐着听着纯如说,不免又有些惭愧和懊悔。

高尚还是如刚才那般,看不出他是什么样的心情,懒散之中,透着一份气定神闲的样子,漫不经心,却也悠然自得。

大家目送着纯如走下台去,又私下窃窃私语起来,说的无非就是这商会真要是成立了,这商会还应该做些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该定下哪些规矩等等。

这时候,台下中央位置坐的一个人,忽然站了起来,对众人说:“这成立商会我们都赞成,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