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釜底抽薪(2 / 2)
“你但说无妨,不碍事的,不碍事的。”梓传看见高尚这样说话的样子和神态,知晓高尚要和他说一些机密的话,不想让外人听见。他说完这番话后也是不自然地看了一眼楚秋。
楚秋还在用手轻轻地在要着茶杯,好像要撇去里面的碎茶叶,但他不知道父亲的心思此刻也在开始微微的摇动了。楚秋看见父亲看了自己,他放下了手中的茶杯,略带迟疑的站起身来朝两
位拱一拱手说:“父亲,我手头还有些事儿急着要去办,您和高东家先聊,我先出去处理一下。”
楚秋说完,他又朝父亲看了看,见父亲面无表情并没有再挽留他的意思,楚秋也就快步地往会客厅的门走去了。高尚则显得有些尴尬,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起了身,说着“走好,走好”,反客为主地把楚秋送出了会客厅。他看楚秋走远了,回来时顺手把会客厅的门紧紧地关上了。
“杨叔,听我本家大哥派来的人说,朝廷派下人手来要采购五千包上等的“七里丝”。小侄知道这件事后,事关重大,马上就来给您报信了。”高尚说话的神态变得神神秘秘,屋子里的气氛也随之变得压抑起来。
“贤侄啊,这事我还怎么没有半点耳闻啊?看来我是上了年纪,脑袋不好用了,耳朵也不灵通了。再说事体这么大,老夫哪有什么能力沾得分毫啊?!”梓传此时说起话来,有些倚老卖老的味道。他说完之后,还不经意间轻轻地叹了口气,眼神也随之变得迷茫起来,或许他是真的老了,精神不济了。
“您老叱咤丝业这么多年,加之杨家几代于此辛勤耕耘、积缘深厚,业内谁不唯您马首是瞻。小侄更是沐您风雨久矣,此事愿助您一臂之力。”
“呵呵,一家人咱还是不说两家话,你且说说具体情况,老夫愿闻其详。”
“听说这五千包上等的‘七里丝’要在落书之后一个月内交付,其他人家暂且不说,就单我们杨、高、周三家,谁也没有这么大体量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凑齐这个数量。再说和朝廷交易买卖,虽说钱款放心,但手续繁杂假手人多,弄不好出什么差池的话,各个关节没有银子使唤也是万万不能的。所以价钱上也不能报的太低……”高尚胸有城府,说的也是振振有辞。
“那贤侄有什么方略吗?”梓传也开始变得十分认真起来。
“杨叔,我想杨、高两家如若能联合起来做这笔生意,私下互为犄角,把周家从这个朝廷的评议里顶下去方为上策,不知您意下如何?”高尚用试探而又十分利落的口气说的清楚明白。
“这么做不是太好吧?你和冰羽同为我婿,肝胆相照,且杨家和周家世
代相交,这么做伤了和气不说,传出去也为人所不齿啊……”
“杨叔,小侄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只是朝廷生丝评议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意义远大,太远的不说,就单说此次如若成功,那竞选朝廷裁撤‘公行’之后的丝业领袖还不如探囊取物一般?以后这丝业里谁人不唯您的眼色行事呢?况且我早前两年就已有耳闻,街坊间都传说纯如姐姐在周家过的也不是十分的畅快,常遭冰羽的冷落嫌弃,甚至虐待,我也不知道这事是真是假……”
“好了。”梓传听到此处,已是尴尬十分,忙制止了高尚继续说下去。高尚也是点到即止,不再出声。
梓传强忍住被高尚撩拨起来的心中火气,还有高尚说那“公行”的事情也足以让他重新打起精神来。“贤侄,周玉不是等闲之辈,你不要小瞧了他。‘广客隆’设在嘉兴的库房里就有三千多包头茧之丝,上等的‘合罗’不说,就算那‘串五’、‘肥光’等二蚕、三蚕之丝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加之周家家财深厚,一月之内再取少半数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圣人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周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杨叔,这个我已经想到了,但圣人也说过这么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今日周家为富不仁、德不配位,天所不容。我有一计,计若成,周家此役必然败北无疑,甚或知难而退。”也不知高尚从哪里听到了孔老夫子在《论语》里的这句话并背了下来,总之是说得铿锵有力。
“请讲。”梓传对高尚说的话很是疑惑,周家还不至于像高尚说得这般无耻吧?
“咱们给他来一个釜底抽薪。”高尚说这句话时,声音近乎是从嗓子眼里发出的,恶狠狠的,虽然声音很低,但梓传听得却很真切。
“你莫不是?莫不是要……这个,这个,容我考虑一下。”梓传听了高尚说的话,心猛然间颤了一下,说话也显得不是十分的利落了。
“杨叔,事情急迫,还望您早做决断。还有这事成之后,您六我四分成。侄儿先告辞了!”高尚说完之后朝梓传一拱手,然后昂首走出了杨家。高尚知道,梓传一定会同意和他合作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