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不见黄河,终不死心(三)(2 / 2)
首先是在邺城坊间开始流传,石韬是因为挡了太子石宣登基大宝的道路,所以才会被太子爷以残忍的方式杀害,随后嫁祸给刺客,毕竟邺城乃是石赵的首都,严密的城防系统岂会允许一个皇子轻易被刺杀。
对于这种传言,那石宣并没有自己站出来说话,只是如今他身边的第一谋士杨坯在不同场合多次将石宣曾经在邺城外遇刺,至今仍旧没有找到凶手,最终不了了之的事情作为依据,暗指那石韬是运气不好,或者是个人实力太差劲才会被刺客得手,怨不得谁。
但无论杨坯如何造势,他和身边几个人的力量始终还是有限,对于那些发起于市井间的留言压根无法有效抵制,“石宣阴
谋论”在邺城已经有若滔天的洪水,快要将整个皇城和宫城一起淹没,就连石虎,在一些倾向石宣的官员提出肃清言流时,都没有明确的表态。
石虎的这种态度,对于石宣来说是致命的。
从毛槐和石安火传给冉闵的消息来看,石宣最近已经有些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太子府上发脾气杀人砸东西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甚至连他最宠爱的一个妃子,都被他杀死。
另外一方面,邺城内部大肆搜捕刺客的行动终于告一段落,刑部大牢早已经被塞的满满当当,一些作奸犯科之辈纷纷被充数一般抓了进去,整天在大牢里喊冤却是没有半点用处,刑部的官员们心中早就有了定见,到时候皇上需要泄愤,就用这些倒霉家伙的人头去搪塞。
而刑部上下的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敷衍,也就是在刑部官员,甚至是大多数朝廷命官的心中,早就已经认定杀死石韬之人就是石宣,可是谁能去太子府上搜查证据呢?哪怕那刺客此时就在太子府上喝酒吃肉,没有石虎的命令,谁又能奈何?
无人可奈何,大家就只能是敷衍了。
与此同时,太平道的人也开始在邺城更加频繁的活动。
关于太平道的消息,冉闵是从董媗口中获知的。别看佛图澄这个国师头衔是个虚衔,手下没有兵马,事实上整个石赵境内的光头,那都是佛图澄的徒子徒孙,要说比佛图澄更具有群众基础的,恐怕还真就只有传说中的丐帮帮主了。
佛图澄需要知道一件事
情的真相,恐怕不一定会比石虎来的困难,而关于太平道的活动,冉闵现在几乎是强制不让崖山密谍去触碰,不是因为他畏惧太平道,而是他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死的不明不白。
刘逸,这个曾经在襄国城太子府上呼风唤雨的角色,如今又重新出现在石宣身边,甚至堂而煌之的用上了“道教传人”的身份,在邺城施粥治病,算是一种变相的收买人心。
对于太平道的行径,佛图澄自然是不会眼睁睁看着而不做半点的行动。站在佛图澄的立场上,他当然是想向石虎坦陈,杀死石韬的就是石宣。可他的身份不允许他这么做,他是整个后赵的国师,而不是某个皇子或太子的国师,他的身份决定他只能是尽量安慰石虎少杀一些平民,而不是去指责这个、指责那个。
当然,佛图澄作为一个国师,手中还是掌控着一些舆论的力量,事实上佛图澄已经开始发力,通过隐藏的渠道,向石宣发难。
……
对于邺城里目前的情况,冉闵并不是太满意,他需要的是石宣倒台,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成为众矢之的。只要石虎继续信任石宣,那么投向石宣的箭矢标枪再多,也不能让石宣真正的倒下,而要让石虎不再继续信任石宣,冉闵想到的方式,就只剩下唯一的一种了。
“媗媗,我想去邺城,你能不能给我找到掩护?”
自从那日两人在床上一番缠绵之后,董媗已经默认了这种亲密的称呼,当然前提是没有外人在场。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