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7章 拜师(1 / 2)

加入书签

虽然村正说问题不大,但刘茂林中箭,说明肯定有敌情,大家伙心里都挂念着呢。

“福田大叔,什么情况?”

“不是官兵,是流民,看见耿家村的房子,就想鸠占鹊巢。

我们刚赶过去,那伙流民就跑了,茂林急着往上冲,被断后的人射了一箭。”

“流民?从哪里来的流民?”

“还是边城,离咱们这儿挺远的,估计是不想冲关,所以才绕道虎头山。”

地龙翻身,对边城的影响很大。

房倒屋塌,这都不要紧,关键是,地下的生土被翻了起来。

据老庄家把式说,在生土上根本种不出庄稼来。

留在家乡也是个死,越来越多的流民从边城出发,想到京城去谋一条生路,哪怕给富贵人家当奴也是好的。

虽然官府在路上设了卡,但有的卡被冲毁,形同虚设。

还有一些聪明的流民,翻山越岭,绕开了关卡,依旧是往京城去了。

可想而知,路上乱成了什么样子。

“流民的胆子也这么大了?可吓死我了。”村正娘子拍着胸口。

“没事没事,大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刘冬,你把种子发一发。”王福田不想再谈这个问题了。

这伙流民没那么简单,但不宜向村民透露过多的消息,免得他们瞎操心。

刘冬答应一声,很快就拎出几个大口袋来。

这是王振传过来的粮种,是经过改良抗病抗虫害的高产稻种,有多高产呢?

“我在老家用的就是这种子,我们村的地不如山里的地,亩产都能过千斤。

山里都是黑土,这么肥的地,亩产最少一千六百斤。”看村民们犹犹豫豫,王福田决定给大家一点信心。

“啥?一千六百斤?”

果然,一听这个产量,村民们的注意力全都被拉到粮种上了。

亩产过千斤,这是村民们想都不敢想的收成。

以现在的技术力量,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加上老农精耕细作,亩产最多三百斤。

人们根本没见过亩产千斤的稻种。

“福田,你不会忽悠我们吧?”一个老汉半信半疑。

“你还不了解我的人品吗?我啥时候说过谎话?”

“就是,福田大叔没有骗过人。”

“亩产真的能上千斤?”

“真的,大家先把稻种领回去,我抽时间,尽快给大家说说,具体该怎么种。”

“这就不用说了吧,我们都种多少年的地了,还用你给说?”村民们发出了善意的哄笑声。

“那你们的地亩产过千斤了吗?”刘冬立刻站出来,帮着王福田说话。

还真没有,人群里嘲笑的声音立刻就消失了。

“福田,我们信你的,赶紧把种子发下来吧。”

“行,刘冬,给大家发种子,种子发到手之后,要好好保管,千万不要受潮。”

“不会的,你放心吧,都是老庄稼把式了,咋能犯这种错误?”

瞅着大家开始领种子了,王福田这才放心,又折回房间里看刘茂林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