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不成功的招降(2 / 2)

加入书签

王修道:“休要假仁假义,我绝对不会投降你这乱臣贼子。”

刘稚不禁哑然失笑:“本王问你,你投降袁绍算什么?”

王修哑然。

刘稚道:“本王乃大汉宗亲,天子御封的晋阳王,时刻以恢复我大汉天下为己任,时刻想迎天子还朝,本王是乱臣贼子?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算什么?似你王修这些人又算什么?”

王修低头无语。

刘稚道:“来人,将王修的绑绳解开。”

王修有些茫然。

刘稚道:“本王麾下人才济济,不缺你王修一人,更不缺似你这等是非不分忠奸不明的糊涂蛋,你去吧,去辅佐你自以为是国之忠良的曹操。你心中有的是曹操的大汉,而不是我高祖皇帝征战而来的大汉天下,你不知该为何人之臣。”

放自己

走?

王修稀里糊涂就被赶出晋阳城。

孔融道:“主公,王修是个人才,只是一时转不过来,臣是否可以再去劝劝他?”

刘稚道:“天下间最不缺的就是人才,王修想做曹操的忠臣,就去做吧,强扭的瓜不甜,文举可以去劝慰与他,却没必要低三下四。”

孔融就知道刘稚恼了这个王修,没有把王修一家全宰了,就已经足以说明刘稚心胸够宽广。

也难怪,当面斥责堂堂大汉宗亲为乱臣贼子,王修的命还真是捡回来的。

王修带着一家老小被赶出晋阳城,冷风一吹,王修终于反应过来,自己丢了北海,又成了晋阳王的俘虏,就算此时逃得一命,回到许昌自己还能活?晋阳王为什么不杀了自己成全自己忠义之名?

“晋阳王,你好卑鄙,你为何不杀了我,成就我忠义之名!”王修仰天大叫。

远远一个声音传来:“你不配忠义二字!”

孔融纵马而来。

王修双目大瞪:“某因何不配?”

孔融冷笑:“你先投袁绍,再投曹操,何来忠义之名?”

在别人面前王修还可以狡辩几句,在昔日旧主面前,王修真的没脸争辩。

孔融道:“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向我家主公晋阳王投降,否则,你就去当曹贼的忠臣吧,看曹贼怎么处置你。”

是啊,自己丢了北海,回去许昌怎么办?王修愣住了。

孔融长叹一声:“走吧,先随某回府,你仔细考虑再说。”

这时候还能怎样?王修只能跟着孔融回府,这一刻王修心中百味居陈,乱七八糟的不知想些什么。

孔融回复刘稚:“主公,王修已经被臣带回府中安置。”

刘稚微微点头:“文举就看着处置吧。”

“多谢主公。”

对于人才,只有两种处理方法——杀掉或收为己用,刘稚已经做得很仁义尽

致,就算此时刘稚不杀王修,王修千里迢迢能回到许昌?

回到许昌曹操还能信任王修?在乱世中求生存,少想一点都不行,否则最后倒霉的一定是你。

再说青州,连续丢掉北海、齐国,许昌震动,曹操震动,青州总共不过六郡,之前晋阳军占据两郡,曹操占据四郡,眨眼之间形势倒转,再这样下去,辛苦得来的青州就要被晋阳王抢走,曹操急眼了,立即遣大将乐进、曹真、夏侯尚引兵二十万前往青州。

三将引兵星夜兼程赶本北海,这一日正往前行,探子来报:“启禀将军前路被阻。”

三将急忙催马上前,就看大道上驻扎一座大营,高高的旗帜迎风飘摆,晋阳二字烁烁放光明,晃得三将眼睛发花。

夏侯尚道:“管他和人阻路,诛杀就是。”

曹真忙道:“不可大意,晋阳军能在此地扎营,显然早有准备,青州已经危及,我等不可意气用事,误了大事,如何面对丞相厚望。”

夏侯尚道:“如此,不管是谁,我等一拥而上诛杀便是,此等可好?”

曹真这才点头。

三将引兵来到晋阳军大营前挑战,就听三声炮响,营门大开,冲出一哨人马,三将注目一看。

就只见阵前一员将,狮子盔张口吞天,亮银甲耀眼生寒呐,护心镜冰盘如月,素罗袍虎体遮严,襻甲绦拧成九股,鱼褟尾龙滚浪翻,座下马好似出水蛟龙,掌中枪神鬼胆寒。

曹真夏侯尚真不认识这员将是谁,乐进认识,急忙低声道:“此乃晋阳王大将赵云赵子龙,大家小心了。”

这就是赵云!

夏侯尚与曹真心里真有些含糊。就眼前这位想当年在长安城外与温侯吕布大战上百回合未分胜负,那可是飞将吕布啊。

别看现在吕布死掉,这威名可犹在。这就是:虎倒不死威,人死英名在。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