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狼山之战(2 / 2)
公孙易、阎柔急忙道:“末将在。”
“两位将军率领麾下众将带一万兵马向袁绍军旗发动进攻,斩将夺旗。”
“遵命。”
“田豫、李严、霍峻、郭淮随公孙将军出战,阿大阿二随兴霸进攻。”
“诺。”
刘稚带来三万人马,并没有投入混战中,而是向对方的帅旗发动冲击。
三方将领领命,不与对方发生混战,而是直接奔帅旗而去,大老远就能看到三条巨龙笔直冲来,万马奔腾杀气冲天。
这么大的动静,三方联军自然看得到。
“晋阳王来了,大家小心。”袁绍心中一震,无奈又愤怒的向其余二人发出信号。
“晋阳王来了!”蹋顿与轲比能都是精神大振。
尤其是轲比能,轲比能间接跟晋阳王打过仗,想当初幽州之战,要不是晋阳军参战,幽州现在怎么会是这样。
这个轲比能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轲比能本来是鲜卑的一个小部落人,因为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所以众人推举他作为首领。因为这个部落靠近边塞,自从袁绍占据河北,中原人有很多逃奔轲比能
。轲比能教会他们使用兵器,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统率部下,摹效中原王朝。他外出打猎时,高举军旗,以击鼓作为进退的口令。
建安年间,轲比能通过护乌丸校尉阎柔向朝廷进贡。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关中十一路诸侯,田银、苏伯在河间反叛。轲比能率三千骑兵,随阎柔平定叛乱。
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北乌桓无臣氐等反叛,请求归顺扶罗韩。扶罗韩统率一万多骑兵前往迎接。到了桑乾县,无臣氐等人商议说,扶罗韩的威信并不很高,恐怕不能成就事业,于是另外派人向轲比能送信。轲比能马上派万余骑兵前来迎接,并与无臣氐一起对天盟誓。轲比能于是在宴会上杀死扶罗韩。扶罗韩的儿子泄归泥及众部下都归顺轲比能。因为考虑到自己杀死了泄归泥的父亲,轲比能对泄归泥特别友善。步度根因此埋怨轲比能。
之后,轲比能率军协助乌桓作战,曹操任鄢陵侯曹彰为骁骑将军,率兵北征,大败鲜卑、乌桓联军。轲比能由此退出塞外。后来他恢复向中原王朝献贡。
延康元年,轲比能派人向朝廷献马。魏王曹丕封轲比能为附义王。
轲比能的崛起也属于时势造英雄,这种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审时度势的能力远胜于常人。
此时此刻,轲比能就察觉出一丝不比寻常。
按照惯例,此时晋阳王应该将大军派进战场,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进而瓦解联军的战斗意志。
现在晋阳王根本就没理会战场,而是直接向三方战旗发动进攻,说明晋阳王有强大的自信。
数日征战,三十万联军没能将数万晋阳王击败,轲比能心里没想法那才是怪事,现在,晋阳王舍战场直接向战旗下手,轲比能就感觉到危机。
征战数
日,联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被晋阳军一个猛烈冲击,就被冲出一个缺口,紧跟着漫天箭雨就撒过来,后方的士兵可没有排筏挡箭,漫天箭雨以来,把这些士兵射的鬼哭狼嚎,四处躲避,那里还想得到在打仗。
蹋顿首当其冲。
眼看士兵大乱,气的蹋顿大吼:“不要乱!”
就看到万马军中二将率军冲来,乌恒士兵根本就挡不住,蹋顿心说:晋阳王的大将是吧,好!本单于就向你们下手!
大手一挥:“王军出动,斩杀晋阳王大将。”
何为王军?就是蹋顿的亲卫部队,晋阳王刘稚有亲卫部队,堂堂乌恒单于自然也有,这是族中精锐,轻易不会动,现在是时候了。
蹋顿为什么会帮袁绍?
这里面当然有猫腻。
蹋顿,东汉末乌丸首领。有武略。初平中,单于丘力居死,子楼班年少,从子蹋顿有武略,代立,总摄三部,众皆从其号令。建安初,冀州牧袁绍与前将军公孙瓒相持不决,蹋顿遣使诣绍求和亲,遂遣兵助击瓒,破之。绍矫制赐蹋顿、难楼、苏仆延、乌延等,皆以单于印绶。后难楼、苏仆延率其部众奉楼班为单于,蹋顿为王,然蹋顿犹秉计策。及绍子尚败,奔蹋顿。建安十二年,曹公自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斩之,首虏二十余万人。
蹋顿向袁绍求和亲,袁绍应下了,才有后期的相助,现在他们之间是否依旧和亲,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蹋顿一声令下,护卫军蜂拥向前,向二张猛烈冲击而去。
护卫军的战斗力不是吹的,立即将混乱的阵脚稳住。
张郃与张辽一见,立即打招呼。
张辽道:“儁乂,你挡住这群家伙,我冲过去宰了蹋顿。”
张郃道:“小心,蹋顿这家伙很是厉害。”
“多谢!”
张辽催马抡刀就向前冲。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