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突发事件(2 / 2)

加入书签

两翼更夸张,袁军先接到一阵箭雨,这是并州军的标配,不求你百步穿杨,把箭射到人群中就行,那么大的目标,你要是都不射中,干脆找块豆腐磕死算了,三波箭雨六万支箭,骑兵就冲到近前,

袁军不是不想射箭还击,却被正面三万并州军的弓箭给压制住,谁会想到三万人的部队会有三万张弓?这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事情。

骑兵的大刀长达一丈,这是为骑兵量身制作,太短了骑兵冲刺不够长,人借马势马助人威,这一刀下去,拦路的袁军直接被劈成两半,两翼比正面败得还快,因为士兵跑不过骑兵。

蒋奇和张扬刚刚拉开架子要打,两翼就败了,怎么回事?

看到骑兵手中的大刀、被砍成两半的袁军士兵,二将明白了。

袁军大败。

蒋奇带着残兵败将逃走,张扬也想跑,可是老婆孩子都在城中,不但是他自己,众将的家小都在城中,自己跑了,老婆孩子怎么办?

降吧。

张扬率残部投降。

蒋奇逃回去向袁绍述说经过,袁绍就愣住了,如果是真的,并州军的战斗力岂不成倍增长?

东汉三国时代,士兵人手一把环首刀这是衡量一方诸侯实力的标准,现在刘稚竟

然改良了环首刀,将环首刀变成大砍刀,之前的环首刀不堪一击,只能说明——并州军的大砍刀至少是五十炼钢刀。

古代将炒钢经反复折叠锻打变形而制成的钢及其工艺。其特点是反复加热锻打。多次反复锻打可排除钢中夹杂物,减少残留夹杂物的尺寸 ,从而使其成分趋于均匀,组织趋于致密,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

古代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一轻,直到斤两不减,即成百炼钢。魏晋时期是百炼钢的鼎盛时期。唐宋之后,因灌钢工艺的发展等原因,百炼钢有所减少。

除百炼外,古代还有五十炼、三十炼、七十二炼、九九炼之说。

中国古代许多宝刀、宝剑都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三国时期曹操有百炼利器五把;孙权有三把宝刀,其中有一把就命名为百炼,刘备令蒲元造宝刀五千把,上刻有七十二炼。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可见百炼钢是质量优良的钢。

五十炼钢刀单价一万钱,百炼两万钱一把,这个价格已经是天文数字,一把普通的刀,不过八百钱而已。

再对照一下,一石好米四百钱,一头耕牛八千钱。

袁绍心说:刘稚这是倾两州之力打制这些兵器吧?他就不怕将两州的经济拖垮?

东汉王朝一年的收入为八十亿钱左右,但是,东汉末年连年的饥荒征战,收入大减,加上董卓专权,将国库当自己的钱库,所有钱财都被他洗劫一空,刘稚虽然得到长安,实际上得到的钱并不多,十成不足一二成而已。

刘稚这番改制,要是没有两大金矿做后盾,刘稚根本就无法推行军队改制计划,袁绍不知道啊,心里一划算,总觉得刘稚辖区的经济要崩溃。老百姓要是民不聊生了

,你的位子还坐得住?

“传令邺城守将,不许与刘稚开兵见仗,死守,将各种防御武器全拿出来,守住也成就是大功,守不住就是死罪。本侯就算拖也要把你拖死。”

刘稚这么大的动静,袁绍认定了刘稚会被经济最后拖死,我不跟你面对面的开战,你的武器锋利又怎样?你打不到我,看你怎么办?

刘稚接受张扬的投降,不过河内郡抬手一职张扬就别当了,谁让你这时候才投降?刘稚让张扬去弘农郡当太守。

张扬感激不尽,以为就算不宰了自己,也会从此再无实权,没想到只是换了地方继续当太守,张扬想不感激都不行,而且是发自心底的感激。

张燕欢欢喜喜上任。

短暂休整,刘稚兵发魏郡。

这一回,刘稚遭遇有史以来最强的抵抗,袁军据不出战,而是以抛石机、固定弩机、单兵弩箭弓箭,各种防御武器进行猛烈防御,面对邺城这座雄城,面对拒不出战的袁军,面对各种防御武器,刘稚只能望城兴叹。士兵的武器再锋利,盔甲再坚固,也抗不过弩箭,抗不过巨石啊,不能拿士兵的性命去攻城。

而袁军在巨鹿那边,也遭遇同样的事情,刘稚攻不下邺城,袁绍也攻不下巨鹿。战事呈胶着状态。

刘稚和袁绍两位统帅都在头疼。

而一直在观望之中的曹操,始终在观望,刘稚夺取河内郡之后,曹操也是按兵不动,曹操究竟怎么打算,谁也不清楚。

就在这时候,形势突变。

“报!”徐庶大步流星而来。

刘稚震惊,徐庶什么时候这幅神情过,让小乔坐到一边,刘稚道:“元直何事惊慌?”

“启禀主公大事不好!”徐庶神情严肃的说,“董卓集西域联军百万,向长安郡发动猛攻,曹操出兵二十万向河南郡发动进攻,请主公定夺。”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