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2 / 2)

加入书签

“陛下,各位同僚,懿斗胆提一点不同的看法。”

吴懿说完看着刘禅,刘禅点点头:

“国舅请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

“今天是讨论,就是要敢说不同的意见。”

刘禅差一点就说,朕会像唐太宗那样从善如流。

吴懿得到刘禅的鼓励,端正了一下身子,才道:

“就算在搞垄断以前,梓潼从事这门生意的也只是少数人,多数的梓潼普通百姓还是没有得到好处。”

“韩士英这一搞,说让梓潼所有的百姓寒心是不至于的,人都是自私的,那些没做生意没赚到钱的人,见官府断了小商贩的财路,他们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说不定还幸灾乐祸。”

刘禅听了,看了看旁听的李和,意思是说,你的情报有没有涉及吴懿说的这部分人的态度呢?

李和也明白,自己有疏漏,没有去调查没做生意的人是什么态度。

刘禅想了想,还是说道:

“左将军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县衙的做法确实是言而无信,可以说是单方面毁约,这毁约的行为涉及的人也不少,以后官府再发什么号召,大家想到这件事,还会听吗?”

“大家思考一下,有什么办法在不兴大狱的前提下,弥补官府损失掉的威信。”

刘禅的话也表示他妥协了,在阁老们来之前,他是想把韩宁抓了给老百姓出口恶气。

现在看来,韩宁这个坏蛋只有以后再找机会收拾,而且还要考虑给他擦屁股。

李严脑子里转了转,提出了一个建议:

“既然县衙发了许可证,就按这许可证征收一笔特别的税费,许可证的业务要和这些商家别的产业隔离开,相当于单独成立一个商号,这个商号如果雇佣的伙计越多,税费就可以减免。”

“这样,没生意做的人可以去打工,赚点工钱,也算是从工程兵这个大工程里得到了好处。”

李严的建议得到了吴懿和蒋琬的一致同意,刘禅于是决定,内阁牵头,大司农出具体的方法和政策,尽快实施。

见事情谈得差不多,气氛也轻松下来,蒋琬才笑道:

“孟孝裕又要发火了,我们说隔离产业,单独成立商号征税费,可具体操作上,账房账册上如何办,这工作也不简单。”

蒋琬的话提醒了刘禅,这个时代没有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三国时期的会计也只是发展到“三柱结算法”,也不知道当前的会计技术能不能完成复杂的商业任务。

事已议定,三人告退,回内阁公房就找孟光,给他加担子。

这边李和也想告退,刘禅示意他留下来:

“看到了吧,治大国如烹小鲜。”

“杀伐果断很爽,但现实却是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

李和听了拱手道:

“听了三位阁老的分析,奴婢也受益良多,政务上的事确实要考虑周全,这次奴婢也疏忽了,请陛下责罚。”

刘禅却安慰李和:

“别说你,就连朕也考虑得不全面,以后我们都要注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